翻译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祖师爷——清代化学家徐寿

2021-01-03 00:08:24 作者: 翻译化学元素

说起晚清英雄,李鸿章、张之洞、曾国潘等人必定榜首时刻显现我们脑际。可是有一个牛人与这些人比较一点也不差,他便是徐寿。假如化学专业的应该了解这个人,由于在最初刚触摸化学的时分,有相同东西必背,那便是化学元素周期表。而这个化学元素周期表,便是徐寿翻译命名的,可见徐寿在我国科学史上的位置。

徐寿(1818年2月26日—1884年9月24日),字生元,号雪村,江苏无锡人,清末闻名科学家,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造了我国榜首艘军舰,建了我国榜首所科技校园,一人撑起我国近代军工业半边天的徐寿,也被称为我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前驱。

在我国,体系地介绍近代化学的基础知识大约始于19世纪60年代。在这一方面,徐寿做了重要的作业,许多科学史专家都公推徐寿为我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青少年时,徐寿学过经史,研讨过诸子百家,常常表达出自己的一些独到见解,因此遭到许多人的称誉。可是他参与获得秀才资历的童生考试时,却没有成功。通过反思,他感到学习八股文真实没有什么用途,决然抛弃了通过科举当官的计划。尔后,他初步涉猎地理、历法、算学等书本,预备学习点科学技术为国为民效力。

1862年3月,徐寿和华蘅芳进入了曾国藩兴办的安庆内军器所。眼看其时外国轮船在我国的内河横行无忌,非常气愤,他们通力合作,决计为我国制作蒸汽机。可是,一无图纸,二无材料,仅仅从《博物新编》这本书上看到一张蒸汽机的略图,又到停靠在安庆长江边的一艘外国小轮船上调查一天,通过反复研讨,精心规划,花了三个月的时刻,总算在1862年7月制成我国榜首台蒸汽机,这是我国近代工业的初步。蒸汽机试制成功后,他们又着手试制蒸汽船。1863年,徐寿、华蘅芳以及徐寿的第二个儿子徐建寅(其时只要17岁),一同在安庆内军器所初步试制蒸汽动力舰船的作业。其时,清军水师运用的都是帆桨动力的战船,不只航速慢,并且颇受风向、风力、潮流的影响,远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很多具有的蒸汽动力舰船落后。一批先进的我国人,如魏源、郑复光等看到了这种巨大距离,呼吁我国人要自造蒸汽舰船,才能在江海上与入侵者抗衡。其时湘军领袖曾国藩出于进攻太平军的需求,采用制作蒸汽舰船的主张,并指使徐、华等筹办。

1864年,安庆内军器所迁到南京,他们持续从事制作研讨作业。1866年4月,在徐寿、华蘅芳掌管下,南京金陵机器制作局(今晨光机器厂)制作出我国海军的榜首艘蒸汽动力船逐个"黄鹄"号。4月的一天,南京下关码头旌旗招展,人头攒动,"黄鹄"号首航式在此举办。"黄鹄"号长55巿尺,排水量45吨,木质外壳,主机为斜卧式双联蒸汽机,每小时可行约12.8公里,共耗白银8000余两。曾国藩、曾纪泽父子到会典礼。在解说船名的含义时,曾国藩说:“古书说,黄鹄,大鸟也,一举千里者。”我国军队的榜首艘蒸汽船,我国近代的造船工业正是从这儿启航。

1866年末,李鸿章、曾国藩要在上海兴修首要从事军工出产的江南机器制作总局。徐寿因其拔尖的学识,被派到上海襄办江南机器制作总局。徐寿就任后,依据自己的知道,提出了办妥江南机器制作总局的四项主张:“一为译书,二为采煤炼铁,三为自造枪炮,四为练习轮船水师。”把译书放在首位是由于他以为,办妥这四件事,首要有必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译书不只使更多的人学习到体系的科学技术知识,还能根究科学技术中的真理即科学的办法、科学的精力。正由于他酷爱科学,信任科学,在其时封建迷信盛行的社会里,他却成为一个无神论者。他对立迷信,历来不信任算命、看风水等,家里的婚嫁丧葬不挑选日子,有了凶事也不请和尚、道士念经。他对立封建迷信,但也没有象其时一些研讨西学之人,跟着传教士信仰外来的基督教。这种信仰在其时确实难能可贵。

1868年《字林西报》(上海英商办)报道了我国在没有外国协助的条件下,制作榜首艘蒸汽船"黄鹄"号的信息。今后在上海江南制作总局(今江南造船厂前身),徐寿、徐建寅父子和华蘅芳等又规划制作了 "惠吉"、"操江"、"测海"、"澄庆"、"驭远"等舰船,创始了我国近代造船工业的新局面。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