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下令处死逃兵,卫青冒险救下一个,中国从此多个民族英雄!

2020-12-16 20:52:10 作者: 汉武帝下令处

汉武帝命令处死逃兵,卫青冒险救下一个,我国从此多个民族英雄!

公元前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大将军卫青遇到了一件烦心事,那就是在他那百战百胜的戎行中,出了一个名头颇大的逃兵。到底是斩杀这位逃兵,仍是将他赦宥,成为摆在卫青面前一个难以挑选的问题。

就让我们随从出名学者黄锦鋐的《白话版资治通鉴》,进入前史的长河中,探寻前史的底细。

卫青,是汉武帝的小舅子,皇后卫子夫的弟弟。自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以来,卫青便屡出塞外,为汉朝立下了盖世奇功。

在元光五年的那次讨伐中,卫青带领一万名骑兵攻破了匈奴的圣地——龙城,斩首700余级,打破了匈奴不行打败的神话。

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秋,卫青为车骑将军出雁门,领三万骑兵,长驱而进斩首虏数千人。第二年,卫青又大举进攻秦朝时丢失于匈奴的河南地,并在当地建立了朔方郡。

此战中,汉军斩首数千,抓获了数百万牲畜,而本身却没有一点点的丢失。因为这个功劳,卫青被封为长平侯。此战,卫青不光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挟制,还建立起了进一步反击匈奴的前方基地。

一同在这场河南地之战中,随从在卫青身边的军官,也因为战功,得到了封侯的奖励,其间就包含校尉苏建。在战争中,苏建一马当先,斩获颇多,因此被封为平陵侯。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四月,卫青再次从定襄出动军队攻击匈奴,杀死匈奴一万多人。可是就在此战中,卫青却意外遭到了一场失利。

其时,卫青将苏建与翕侯赵信的戎行编为一军,共3000人,担任包围敌军。谁知苏建等人十分不走运,迎头撞上了匈奴单于本部的戎行。因为寡不敌众,汉军很快便全线崩溃。而就在这时,匈奴人祭出了劝降攻势。

与苏建不同,赵信本不是汉人,而是匈奴降人。因此他心安理得地向自己的同胞屈从,还带走了800名骑兵。苏建见势不妙,所以只好咬咬牙,甩开戎行就逃。

废了九牛二虎之力,苏建逃归汉军本部,而卫青则立即将这位老战友收押,而且问询军中的法官:

法官周霸认为:

原本,为了声明军事纪律,汉武帝拟定了十分严峻的军法。1978年7月青海省博物馆考古工作队,在大通县上孙家寨一座西汉晚期墓中发现的一批宝贵木简。在这些木简中,学者们发现了一些失传已久的汉朝军法。而苏建至少触犯了其间两条死罪。

其一,战争中私行退避罪

“行杀之,擅退者,后走杀之。”也就是说,前排兵士逃跑,后排兵士有诛杀他的权力。假如三军溃退,则大将军有诛杀退避将佐的权力。

其二,失利条件下不能坚持战争罪

“民口弓弩并弦约矢尽兵折,非有将之令……斩”。也就是说,在失利的条件下,没有得到大将的赞同,禁绝私行逃跑,不然就应处斩。苏建作战不力,弃军而逃,究竟成了光杆司令,现已触犯了“不能坚持战争罪”。

正是因为苏建触犯了两条死罪,因此周霸才认为,应当将他就地斩首。一同周霸还认为,诛杀苏建,有利于让卫青在戎行中建立威信。作为大将军,卫青还真有这个权力。

眼看苏建的性命危在旦夕,卫青却挺身而出,捞了老部下一把,他说:

简略翻译来就是,我卫青本就是外戚,从不忧虑没有声威。周霸说我应斩将明威,真实不是为臣之道。即使自己具有斩将之权,也不应借着皇帝的宠爱擅行诛杀于境外。因此生杀大权应当归于皇帝,让皇帝自裁之,以示臣子的不敢擅权,不也是可以的吗?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