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你们应该记住。
1940年初,日军为控制长江交通,封锁重庆。以第十一军为主力,集结12万大军,对第五战区发动进攻。史称枣宜会战。
张自忠时任33集团军总司令,兼任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其麾下第55军74师两个团奉驻守襄河西岸,奉命由湖北宜城渡襄河截击南撤日军。张自忠作为集团军总司令,本来可以不必亲自率领部队出击作战,但他不顾部下的再三劝阻,坚持由副总司令留守。张自忠自己则亲率两团加直属特务营,共2000余人渡河作战。
然而,汤恩伯不战而退放弃枣阳,38师又被敌纠缠,张自忠将军率领的部队陷入苦战。
在送走了苏联顾问之后,众人劝他转移,但是张自忠的回答则斩钉截铁:
“我奉命追截敌人,岂能自行退却!当兵的临阵退缩要杀头,总司令遇到危险可以逃跑,这合理吗?难道我们的命是命,前方战士都是些土坷垃?我们中国的军队坏就坏在当官的太怕死了!什么包围不包围,必要不必要,今天有我无敌,有敌无我,一定要血战到底!”
最终,张自忠将军所部被日军包围在杏仁山,身陷绝境。但张自忠将军却无投降之意,他戴上钢盔,拿起冲锋枪,跟着手下战士们一起与日军血战。激战中,张自忠将军身上七处负伤,口中却仍高声呼喊:“杀敌报仇”。
最后,在与日军的白刃战中,张自忠将军被日军刺刀刺中,壮烈殉国,时年49岁。
其实张自忠将军,本来是不会死的,但他不想因为自己的退却,而玷污军人的声誉。要知道,当初北平一退,他被报纸骂了两年。北平丢了以后,全国的报纸铺天盖地地羞辱张自忠,人们给他个四字评语:自以为忠。
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缺少“键盘侠”,如果没有键盘,他们还有笔。那些不知内情的酸臭文人,只知道张自忠将军在北平和日本人待了一个月,却不知那不是他可以决定的事情,不知道北平因此少了许多杀戮。他们更忘记了当初在长城喜峰口,带着大刀队,砍得日寇人仰马翻的那位铁血将军。
那一场,曾震惊了日本朝野,甚至于有一家日本报纸评价说:
:“明治大帝造兵以来,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外,而遭受六十年来未有之侮辱。”
他们完全不知道,对于一个爱国军人来说,他们的毛笔在纸上挥挥洒洒,却是在张自忠将军的心上刻刀。正所谓,杀身成仁易,忍辱负重难。张自忠将军这一回亲率部队渡河作战,早就抱定了有去无回的决心。
此前,他曾留下过一封绝笔信,信中写道:
“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它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于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
他要以此向国人证明,他张自忠不是孬种,更不是卖国贼。
“自忠”之名。取《诗经.大雅》中“王之荩臣,无念尔祖”之意。将军此举,无愧于这个名字,更无愧于国家。
张自忠将军杀身成仁,舍身报国的行为,连对手都尊敬。
日军打扫战场时,面对张自忠将军的遗体,他们并没有欢呼,而是鸦雀无声的肃穆。日军第39师团长村上启作,命令部下将张自忠将军的遗体,用酒精擦洗干净,用绷带裹好。并到附近的木匠铺为其赶制一口棺材,将其遗体收殓入棺。最终,日军把张自忠将军葬在陈家祠堂后面的土坡上,坟头立一墓碑,上书:
“支那大将张自忠之墓”。
当然,英雄不该如此孤坟野外,第三十八师和第一七九师的官兵们,听说将军战死,无不悲愤,他们是张将军带出来的兵,自然感情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