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吃完饭扔下银子就走,小二为何也不数银子?如果不够数咋办?

2020-12-03 13:41:08 作者: 古人吃完饭扔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陶宗仪

古代的货币与现在不同,从上古时期的贝壳到战国时期的青铜币;从汉代五铢钱到宋朝的交子发生了一系列的转变,但是在历史上每个朝代中“银子”都是固定的货币。所以我们也经常在电视中看到古人吃完饭后在桌子上随意扔下银子就走,有时还会大方的说一句不用找了。那么在历史上真的如此吗?

首先来解释为什么金银在古代一直可以充当货币,众所周知物以稀为贵,而我国古代的开采技术有限,所以很多银矿的产量都不高,这也就导致了流通在市面上的银子不多。供不应求自然使的其价格上涨,而银子因为可以常年保存,便于收藏的优点所以一直充当货币。

当然银子在古代也不是一般人能拿得出手的,我们在电视中看到随便吃一顿饭就是十几两银子,这其实是夸大演绎。虽然每个朝代的通货膨胀不同,但是银子一直都属于是高级货币。在《红楼梦》中就明确指出,20两银子够庄稼汉使用一年,是农民一家人一年的生活费。

而我们看到的古典小说大多成书于明清时期,以1600年的万历年间做例,一两银子可买两石大米,一石95公斤,也就是一两白银可以买380斤,换算过来大概是等于现在的800元左右。到了清朝银子价格直线下跌,康雍乾盛世时期大概在一两300元左右,而中后期却只有200元到100元之间。即使这样算一两白银依旧价值不菲,那么真的会出现吃完饭就扔银子,也没人数的事情发生吗?

答案自然是不可能,古代的银两都是统一熔铸,所以一出手就是一锭。而平时吃饭普通人只需要使用到几十个铜板,一两白银等于1000文钱,而一锭就是二十两以上。就算有人拿出银子付账店家也不好找钱。当然也有比较高档的餐厅,价格自然高昂,这个时候就到碎银子出场。

在古代一些大酒店都会有专门兑换银两的地方,很多人会将银子切割成碎银使用。因为古代切割技术非常原始,碎银在切割是总会有磨损,所以一般人都不会选择切割碎银。而即使有人拿碎银子付款,酒店为了名声考虑也会有专门的人负责称量,并且如数找钱。电视剧中吃完扔钱就走,小二也不数银子的现象在历史上根本不会发生。

再加上宋朝交子发明之后,中国的纸币开始流通。大家出来吃饭要么就是带的铜板,要么就是带纸币,谁会带又重还硌人的银子。在1366年发行的大明宝钞就有许多面值,从1贯到100文不止,完全足够人们日常使用,清朝的银票也是如此,所以电视中的画面不过是为了表现人物性格的夸张手法而已。

其实我们设身处地的思考一下也知道,平时去小餐馆吃顿饭,随手就拿出几万元还说不用找了,就算再有钱也不是这样花的。当然在科技水平发达的现在,人们外出消费基本都是手机支付,很多人连现金都不带,就连小编都已经好久没有摸过钱了,你还记得你上次用现金是什么时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