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宋朝虽然是“重文”,但也绝不可能会“轻武”

2020-12-02 12:03:19 作者: 为什么说宋朝

“”

投稿

编辑 | 趙英雄

唐末藩镇割据,国家不安,五代十国更是天下大乱。铁打的兵权,流水的皇帝。及至赵匡胤陈桥兵变而建立宋,已经将近100年。殷鉴不远,历史的教训和自身的经历,使宋朝开国始便有意识对“文”与“武”进行调整。

宋人从来不掩饰自己的“重文”,或者说“重儒”。宋太祖对宰相赵普说,你做了宰相,要带头多读点书啊,因此后人有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当然可信度不高。但是宋朝皇帝确实在科举上做了苦功,最直接的一条:放低门槛,有才就可以来应考。同时增加录取名额,考上了(进士及第)马上安排工作。这与水深火热的五代十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彼时,人要想出人头地,只有去当兵,乱世之中只有敢拿命去赌才有希望。

现在,只要勤奋读书(不伤性命),按时应考(有人安排),就有机会光宗耀祖(工作稳定),一次考不上还可以重来(宋初科举每年举行一次)。而且宋太祖说了: 不得杀士人及上书言者。士人大多读书人出身,这又等于有了免死金牌。宋朝的皇帝基本上都遵守了这条遗训,所以宋初大部分想当兵的人都跑去读书。兵乃利器,能护人,也能伤人,一旦有机会,连皇帝都给撸下来(宋太祖就是这样干的)。而读书人受统治者改造过的儒家思想影响(洗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高的理想还是在忠君的前提下争取进步,要他们造反,恐怕连自己都说服不了。

图1 《中兴瑞应图》里的宋军

科举兴盛,文官就多起来。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苏洵、欧阳修、沈括等都是科举出身,那就安排职位吧。宋朝的中央政府机构为“两府”。一为中书省,是国家最高行政单位;一为枢密院,是最高军事机构(《宋史·职官志二》宋初,循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掌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省是宰相办公机构,宋太祖自立国就说了,宰相必须是读书人。(《续资治通鉴·宋纪·太祖乾德四年》:帝乃叹曰:宰相须用读书人。)这就为国家用人定了规矩。而枢密院管军事,刚开始的还是武将担任,到了宋真宗时期,武将逐渐减少,宋英宗时期,基本就是一班书生在指点江山了。 至此,国家高级决策,无论文武,文官集团有极大影响力。

至于地方政府则分三级,最高一级叫做“路”,最低的是“县”,五代十国时候,这些地方行政统统由武将掌权。宋太祖一上台,全部换成文官,武将则作其他安排。

图2 宋朝专制主义集权官制体系

宋朝的军制很奇葩。宋太祖立国后,把全国的精兵都拉到京城(开封),由中央(皇帝)统一指挥,是为禁军。说起来这应该是被藩镇给吓的,有支军队在身边心里踏实。禁军分三个衙门,称“三衙”,各个衙门的统帅是武将。武将统兵,但不可出兵,因为要有调令,即调兵权。 这个调兵权就是出自枢密院,枢密院的调令来自于皇帝。有这样一支军队在手,不惧地方老弱病残造反,安全感油然而生。

但亲近的也怕背叛(宋太祖未兵变前也和皇帝很亲近),皇帝干脆让将帅(武将)定期调动,互换防区,是为“更戍法”。其后果是将和兵刚记得双方名字,又要去认识新的领导或者下属,久而久之,双方都没动力认识对方了,这就是后人所诟病的“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其实就是皇帝就是怕将兵一家亲,造反起来容易,归根结底依然是被藩镇给吓的。这里要提一下岳飞,“莫须有”的罪名里其实就暗含一个“岳家军”的理由。政府的军队,却给天下百姓以私人化的感觉,军民越是亲近拥戴岳家军,在宋朝皇帝心里,其实就是藩镇,这岂能让他长存。

图3 《大驾卤簿图书》中的北宋重骑兵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