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出土多枚汉简,揭示长城的新功能:绝不仅仅只是为了防御匈奴

2020-12-01 16:08:53 作者: 敦煌出土多枚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蜿蜒万里,成为华夏文明抵御外族入侵的前哨,堪称中华文明的保护神。在很多人看来,长城的存在,就是为了防御匈奴等胡人的入侵,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长城不仅防御外敌,也同样防备本国的百姓。

由于敦煌地区的特殊环境,因此当地经常能发现汉朝的竹简。而在这些汉朝竹简中,包括大量烽燧军士所使用的公文竹简。通过这些竹简,我们可以了解到2000多年前,这些守卫烽燧的汉军士兵到底在干什么。

根据学者们的释读,守卫烽燧的汉军士兵一方面围绕着烽燧巡逻,为匈奴即将到来的入侵预警;另一方面,这些汉军士兵还在预防本国的“亡人”逃亡匈奴。什么是“亡人”呢?顾名思义,就是逃亡之人。在敦煌汉简中,经常能看到“亡人”的活动。例如:

“三月乙亥亡人赤表”;“元始四年五月庚午朔乙未, 东部候长放敢言之,谨移亡人火出入界”等等

这里的“亡人赤表”是什么呢?根据考证,这种“赤表”是一种长条型的织物。烽燧一旦发现“亡人”,就会将“赤表”挂在高处,“警戒”周围的烽燧:有“亡人”在附近,请协助逮捕。这种关于“亡人”的简牍,敦煌汉简中还有很多。

因此,长城的另一个功用也昭然若揭:中原政权修筑长城,不仅是为了防御外敌,同时也在防备本国子民的背叛。

大家都知道,匈奴气候恶劣、苦寒无比,朝不保夕。为何部分汉朝子民放着安全日子不过,偏要逃亡生活艰苦的匈奴?对此,有这样几种解释。

第一种“亡人”,一般都是在汉朝境内犯了死罪,不得不逃。在敦煌汉简中,曾有这样一个案件:

在居延要塞,一位“客民”到军营里找人饮酒。第四守候长原宪与军官夏侯谭应约出席酒宴。结果喝着喝着,原宪与夏侯谭发生冲突,将其胸口刺穿。由于畏惧惩罚,他偷走军营里的武器和军粮,驰马逃亡匈奴,汉军追之不及。

同时一枚汉宣帝年间的竹简,一群私铸假币的罪犯——牛延寿、高建等人流窜到边境,最终成功1逃亡匈奴:

“元康元年十二月辛丑朔壬寅,东部候长长生敢言之,候官官移太守府,所移河南都尉书曰:诏所名捕及铸伪钱盗贼亡未得者牛延寿、 高建等廿四碟书到瘦。”

第二种“亡人”,主要是反政府分子。这种逃亡者,主要是汉朝政治斗争的失败者。如韩王信、卢绾和燕王藏荼之子藏衍。这些人均为诸侯王,因为刘邦诛杀异姓王政策,不得不逃亡匈奴寻求庇护。

上述两种“亡人”,均为被迫逃亡匈奴。而第三种“亡人”,却是主动逃入匈奴。因为在他们看来,在汉朝的生活反而还不如逃亡匈奴。

对此,汉元帝时期的大臣郎中候应就曾指出:“边人奴婢生活愁苦,欲亡者多”。甚至,还有“闻匈奴中乐”的奇异说法。事实上,这种说法未必没有道理。这是因为汉朝的徭役相当严苛,法律极其严酷,有时候还不如管理相对宽松的匈奴。

对于汉朝来说,边境“亡人”的危害是相当大的。

首先,匈奴地广人稀,人口奇缺,汉民逃亡匈奴,无疑将加强匈奴人的实力;

其次,许多逃亡汉民拥有先进的技术,例如冶铁术,而这种技术,无疑将加强匈奴战斗力。毕竟匈奴人只会简单的冶金技术;

最后,汉朝高层人士的逃亡,将会泄露汉庭的秘密,为匈奴人所趁。而且这群人还能为匈奴出谋划策、训练军队,以至于危害国家安全。

为了防止汉人逃亡匈奴,汉朝皇帝制定了一系列政策。

第一,汉朝在边境广置烽燧和关卡,想通过这些关卡,就必须出示凭证,否则就立即逮捕;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