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0年前,日本为何敢于同中国开战

2020-12-30 10:29:13 作者: 1400年前

公元659年,朝鲜半岛上的百济与高句丽再次联合进攻新罗。次年3月(阴历,下同),唐廷做出反响,唐高宗派左卫大将苏定方统水陆军十三万出动军队百济,以解新罗之危。苏定方的大军从成山(今山东荣城)由海路动身,船帆千里,横渡黄海——这在东亚的海战史是个史无前例的巨大数字:700多年前的汉武帝时期,从山东动身由海路攻击卫氏朝鲜首都王险城(今平壤)的汉军不过五万人。新罗闻讯也出动军队五万在东线合作唐军作战——十几年前的韩国电影《黄山伐》以一种喜剧的方式复原了这一段前史。

当年7月,立国678年(公元前18年——公元660年),具有“五部、三十七郡、二百城、七十六万户”的百济宣告消亡。苏定方留军一万驻扎百济首府泗沘城,唐军主力班师回国。

唐军虽在数月之内荡平百济,但对百济的操控并不结实。唐军主力一走,百济遗民当即掀起“复国”运动,僧道琛、将军鬼室福信起兵,占有周留城(在今锦江下流北岸的忠清南道舒川郡韩山邻近),各地百济遗民纷繁呼应。一时间,百济故地遍地烽烟。百济复兴实力为迎回曾经在倭国做人质的王子扶余丰回国即王位,遣使渡海去日本,并向倭国乞师求救,在乞兵表文里乃至阿谀奉承地把倭国这一蕞尔小国称为“天朝”——“方今谨愿迎百济国遣侍天朝王子丰璋(即扶余丰),将为国主”。正在与唐军激战的高句丽只怕百济消亡会使本国遭到唐朝与新罗的南北夹攻,也于662年3月遣使赴日,敦促倭国敏捷出动军队,与唐军作战。

倭国在公元646年实施“大化改新”之后,仿效唐朝准则,开始树立了以天皇为首的中心集权国家,国力得到了增强,此刻更觉羽翼丰满,绝不甘愿因为百济的消亡而失掉在朝鲜半岛的影响力,百济的讨援表文里的肉麻吹捧更使得倭国统治者飘飘然惟我独尊,齐明女天皇在诏书里专横地扬言,既然是“百济国穷来归我”,倭国天然要“枕戈尝胆,必存解救”,随即不吝冒着同唐朝正面军事对立的风险,命令“分命将军,百道俱前”,武力介入朝鲜半岛业务。661年1月,齐明天皇亲赴神州岛,预备“御驾亲征”,统兵渡海西征,帮助百济。但她因为旅途劳顿,在当年7月病死。最高统治者的“班师未捷身先死”使得倭国的出征方案被逼推延。

8月,旧日“大化改新”的实践掌管者中大兄皇子即位,是为天智天皇。他一方面倾力帮助百济,仅在662年正月就帮助了百济复国军“矢十万枝、丝五百斤、绵一千斤、布一千端、韦(即皮革)一千张、稻种三千槲”,这对生产力仍很落后的倭国而言绝不是一个小数字;另一方面则悍然实施军事冒险。661年9月,5千日军护卫百济王子扶余丰回国树立亲日傀儡政权。662年3月,在大规模“补葺兵甲,备具船只,储设军粮”之后,天智天皇又派出从神州、本州、四国各地集结的精兵2万7千人渡海进攻新罗,连同其他数次出动军队,倭国总计在朝鲜半岛投入了四万之众,几乎是将倾国之兵背注一掷,也使朝鲜半岛的纷争敏捷升级成一场东北亚的世界性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