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打完仗,再热也不能脱盔甲?一代名将不信邪,暴毙身亡

2020-12-23 11:15:07 作者: 古代人打完仗

“卸甲风”,望文生义,便是古代的将军打完仗今后,回到帐篷中,由于身体出了许多的汗,所以卸下盔甲,贪凉吹风,导致所谓“中风”的疾病。

依照中医的说法讲,人大汗之后,腠里不固,风邪易侵,拘谨经络,使筋脉拘急,气血不通,不公例痛。西医的说法更为简练,身体由于遭到冰冷的影响,引发了肌肉的一种无菌性炎症。

古代这样的案例不少。比方战国时的魏国贵族魏王豹,和韩信大战三天不分胜负,回到帐中,因“解甲风”阵亡。还有五代的名将李存孝,他在一日之内力敌五侯二十八将,诛杀15人之后,力气用劲,热血沸腾,卸下盔甲后,因中风身亡。

假如说上面两位将领知名度不行的话,下面这个因“卸甲风”阵亡的将领就比较令人怅惘了,他便是明朝一代名将常遇春。

常遇春容颜独特,身体巨大,勇力过人,猿臂善射。23岁时,适值元末,朝政日非,天下大乱,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各地农人纷繁起义,他在和阳归顺了朱元璋,成为明朝的开国元勋之一。

他作战骁勇,勇于奇兵作战,深人敌军,陷阵冲击。尽管不怎么读书史习兵书,但他是军事天才,用兵自然而然暗合兵书,他常常说,假如手下有十万大军,就可以横行天下。所以军中都叫他“常十万”。

公元1369年,逃到漠北草原的元顺帝乘明军西征陕晋之机,派军反扑北平,常遇春闻警东归,疾奔北平。元军闻讯北逃,常遇春率军千里追击,直取元顺帝其时占据的元上都开平,俘虏蒙古王公及将士万余人,缉获车万辆、马三千匹、牛五万头。元顺帝率余部逃往应昌府。是年七月,常遇春率师南归,军至柳河川。

柳河川昼夜温差大,常遇春白日里穿戴厚重炽热的盔甲,晚上又不管身上汗水,直接卸甲换上单衣,一时不小心染了风寒。常遇春这样的猛将,出战往往以身作则,他原本便是以前锋发家的,喜爱冲击陷阵。北伐之前,朱元璋就曾劝诫过他“身为大将,顾好与小校角,甚非所望也”。身为大将,居中指挥运筹帷幄便是,哪能和低层将官相同,总是亲身担任前锋冲杀呢。可常遇春便是这样的性质,朱元璋都劝不住,北伐一路依旧以身作则,屡次受伤,明伤未愈,更有暗伤很多。比及感染风寒,内外交困,中道崩殂,时年四十岁。

朱元璋听到常遇春暴卒的音讯,沉痛不已,写下了一首悼诗,别具风味:

朕有千行生铁汁,平生不为儿女泣。

忽闻昨日常公薨,泪洒天地草木湿。

常遇春的子孙适当萧瑟惨淡,清武士关、明朝覆亡之时,常遇春的后人怀远侯常延龄不出仕清朝,“身自灌园,萧然布衣终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