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星殒落,英雄老去,戚家军最后的荣光消失于浑河,精神永远不死

2020-12-21 19:16:42 作者: 将星殒落,英

万历十年(1582年),曾给戚继光最大支撑的内阁首辅张居正病逝,戚继光受到了朝臣的弹劾,被朝廷调往广东。

在广东的两年时间里,戚继光整饬兵备,一起还收拾了曩昔写的作品,总共校刊出了两部重量级的兵法:《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

别的,还收拾好了自己的文集《止止堂集》。

原本,在蓟北时,戚继光就身患肺病,到了广东,由于水土方面原因,病况更加加重。

万历十三年(1585年),在自己的作品悉数刊印发行后,戚继光生病上疏,恳求引退。

实际上,给事中张希皋此刻也在弹劾戚继光、想极力赶戚继光下台。

这样,戚继光的恳求很快就获得了万历皇帝的允许。

关于这个成果,戚继光是满足的。

他说:“我的作品悉数雠校核对刊刻发行,假如不是调到南边,也不可能完结这样的作业,可见处处都有皇上的恩德,处处都有祖先所行的忠义在庇佑。”

免去回乡途中,戚继光在广东梅岭写了一首诗:

五岭山头月半弯,照人今古去来还。

青袍芒履途中味,白简朱缨天上班。

烟水情多鸥意惬,长林风静鸟声闲。

模糊已觉黄粱熟,却把梅关当玉关。

万历十三年(1585年)十月,戚继光总算得偿所愿地回到了久违的故土蓬莱,得到了亲朋的火热迎候。

酒宴上,我们都欢欣鼓舞,尽管有人也说了些宽慰的话,但戚继光很安然,他说:“现在北方已与蒙古修好,南边相邻的国家也来朝贺,天下和平了,我身为武臣,真实没什么事干了,年岁也大了,最好的归宿便是回归故土安享和平喽。”

在家园,戚继光修葺了蓬莱阁,修建了家庙,日日与访亲会友,日子清闲而舒适。

但由于戚继光终身广交朋友,待人热忱大方,仗义疏财,喜爱接济贫民,偏偏又不会理财,搞得自己后来连请医师抓药的钱都没有。

万历十五年(1588年)十二月二十日,戚继光病重不治,溘然离开了人世。

汪道昆给他写的墓志铭记载说那天清晨“鸡三号,将星陨矣”。

戚继光谢世前几个月,朝廷里的御史傅光宅还考虑到戚继光战功卓著、才干拔尖,曾上疏朝廷,主张重用戚继光。尽管未获同意,但戚继光离世,他的长子戚祚国也袭职指挥佥事,后来诸子也纷繁得民袭职,其间的戚昌国历官至都督同知,戚继光自己也得到了朝廷下诏祭葬。

对戚继光的才干和功业的高度评价,前贤前贤,代不胜枚举,但最恰当、最全面的,莫过于明末大英豪黄道周。

黄道周在其代表作《广名将传》中说:“继光将军,生殊不偶。五等三孤,是其所有。推彀备倭,东南是守。因练全军,短长互纽。南北并驱,利于险走。阵名鸳鸯,可暂可久。分守浙东,岛夷时吼。睹戚旗帜,辟易海口。因而诛之,获讯献丑。檄救江西,到即斩首。再往牛田,俘馘不苟。敌陷石州,召光入部。因请练兵,以为利薮。再请车营,以为永存。部议持之,唯唯否否。江陵遣观,方窥八九,少保加荣,勋名山斗。”

清末大思想家郑观应更把戚继光与古之名将孙武、李牧,韩信、马援、班超、诸葛亮,李靖、郭子仪、李光弼,宗泽、岳飞等人并排,称他们“经文纬武,谋勇双全;能得人,能知人,能爱人,能制人;省地利之机,察地舆之要,顺人和之情,详安危之势。凡古今之得失治乱,阵法之改变缜密,兵家之真假奇正,器械之精粗巧拙,无不洞识。”

戚继光共有五子,前面说了,长子戚祚国袭职为登州卫指挥佥事,后升济南府掌印都司。

次子戚安国,荫“锦衣卫指挥”,早夭。

三子戚昌国,于乙未年中武举,荫“锦衣卫指挥、都督府都督同知,赠骠骑将军,赠蟒玉佩绣春刀。

四子戚报国,廪生,荫“锦衣卫百户”,赠骠骑将军。

五子戚兴国,荫锦衣卫指挥佥事,赠昭勇将军。

戚继光的弟弟戚继美,也是一代名将,担任过都督、骠骑将军等职。其于万历间由狼山总兵升贵州总兵,遂移居贵州,后官至云贵总兵。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