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兴盛一时的“元杂剧”,为什么却退出了历史舞台?

2020-11-30 14:30:25 作者: 曾经兴盛一时

第一次接触元杂剧,是在语文教科书里。当时课本里的一折《窦娥冤》,让笔者回味许久。今天,我们便结来聊聊元杂剧的诞生、特点及兴衰史。

我国戏曲始于北宋时期,而“戏剧”这个概念则出现于“宋元南戏”之后。虽元朝时期南戏与元杂剧争奇斗艳,但从时间上来看元杂剧要晚于南戏。

说起戏曲之起源,大抵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氏族社会时期,当时的先民以歌舞祭祀自然神。到了封建时代,歌舞逐渐融入到了礼乐及民俗娱乐活动之中。

不过,以歌舞的形式来表现故事,则是北宋以后的事了。

学界一般认为,元杂剧诞生自两个源头:

一是盛行于宋金的诸宫调(一种以说唱为主的类戏剧艺术形式);

二是以诙谐幽默著称的宋代杂剧及金院本。

元杂剧之所以为“杂剧”,是因为它的艺术表现形式糅合了前两者的元素,具备多种特点。在元杂剧中,我们还能看到其他民间艺术形式的影子。

诸宫调是最接近戏剧的艺术形式,既有主角、配角等丰富的艺术形象,其表演又遵循情节发展,表演者连说带唱,还伴有乐器伴奏。只不过,诸宫调的表演者通常会以第三人称的方式为人们陈述故事,并不是绘声绘色地演绎故事,这种“非代言体”自然不属于戏曲。

不过,诸宫调却为元杂剧的诞生提供了灵感,不论是题材、内容、结构还是曲调,元杂剧都大量参考了诸宫调。可以说,最早的元杂剧与诸宫调只有一个区别,就是表演者以第一人称的角度代言角色,给人以更强烈的代入感,更加直观地将故事演绎出来。

那么,元杂剧的特点有哪些?

超过九成的元杂剧剧本都具备这样的特质:总体结构为四折加一楔。在元杂剧诞生之初,剧本里一旦有角色上场、下场,便要占用一折。这种繁缛且不方便的分段方式,一直延续至明初。所谓“折”,我们可以将之理解成时间单位。用相同的宫调伴奏一首曲子,从曲子开始到结束,是为一折。

当然,“一本四折”这个概念,所说的并不是一套剧本仅有四小段,否则单主角配角登场退场戏剧便要落幕了。

“一本四折”说的是每一套剧本中,含有四种宫调的曲子。一般而言,这四种宫调分别代表着起转承合。当然,前文我们也说过,这种形式符合九成的元杂剧,亦有例外存在。如我们熟悉的《西厢记》,就突破了“一本四折”的体制。从《西厢记》的剧本来看,可将整个故事划分为五本二十折或二十一折。

许多元杂剧中都有“楔子”,楔子一词的本意是嵌入到木器中起到固定作用的小木条,引申到戏剧中便是序幕或过场。楔子的应用比较灵活,可以将其放在戏剧开头当引言,又能塞进折与折之间当作过场,没有明确的格式要求。在表演的过程中,楔子是无需伴奏的,只用小令唱出即可。唱楔子的未必是剧中的主角,可以是其他角色。

相较于宋杂剧,元杂剧的分工是非常精细的,主次结构也更加清晰。一部戏剧中,有一个核心人物,是为“正色”。男主角叫“正末”,女主角则叫“正旦”。除了这两个角色之外,尚有副末、贴旦、净、孤、卜儿等角色。与其它戏剧不同,元杂剧中的独唱是由主角完成的,这种风格亦被称作“一人主唱”。男主角的唱词被称作‘末本’,女主角的唱词为“旦本”,其它角色一律没有唱词,在出场时只会以“科白”的方式将台词说出来。

在元杂剧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曲辞。曲辞的主体就是上文中讲到的唱词。每一折唱词,都符合“一韵到底”的规律。我国古代有十二宫调,元杂剧中常用到的有九种,分别为:仙吕宫、南吕宫、宫、中吕宫、黄钟宫、双调、越调、商调、大石调。当然,调式不同,所表达的情感和渲染的氛围亦不相同。每一折所采用的宫调,亦会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变化。

除了曲辞之外,科白亦是元杂剧的重要组成部分。白是剧中角色“说”出的台词,因为古代戏曲中唱是主体,说只是起到了辅助作用,所以作“宾白”。元杂剧中的科白,可分为韵语宾白和散语宾白,韵语宾白有点像是民间的顺口溜,句句押韵。角色登场和退场时的台词,大多是韵语宾白。散语宾白,就是经过修饰的口语,这是元杂剧中最通俗易懂的部分。在“白”的基础上加入表情动作,即为“科白”。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