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吴来仪公墓志铭》及《濬路马湖记》创作年代考

2020-11-28 11:17:38 作者: 董其昌《吴来

而此年,吴用先三月回京闲住,董其昌四月自京南下回乡,又天启六年(1626)十月,吴用先卒。

另外,天启五年(1625)董其昌拜南京礼部尚书,称“大宗伯”,吴用先“塞上授简”(即吴用先在蓟辽总督任上写信),请董宗伯为早年过世之家翁书墓志铭,此书写时间定为天启五年(1625)三月末至四月初之间最合理。距书《路马湖》卷不足一月时间。

至此,此两卷的创作年代便基本清晰合理,应属于同时期的作品,是董其昌晚年之作,两卷均布局疏朗匀称,所谓“渐老渐熟,反归平淡”,寓生秀于扑茂苍拙,自然洒落。一样的形制,一样的行楷,一样的书风,浑如一卷,诚是殊为可珍也。

《吴来仪公墓志铭》书法

与《濬路马湖记》一样,《吴来仪公墓志铭》行笔端庄自然,气息无丝毫故作姿态,平淡天真,转折处亦往往一带而过,看似毫不经意,实是书道造诣至深。

又有乌丝栏格,字里行间,不见密布紧靠为主的格局,字与字遥隔天河又翘首相望,行与行则笔断意连,妙趣天成。

▲董其昌 《吴来仪公墓志铭》,局部

而不同于《濬路马湖记》,墓志铭多有正稿及草稿之分,此《吴来仪公墓志铭》稿中未见涂改,应为正稿,自是书写依次渐序,格式严谨,脉络分明,而风采不减,此为《濬路马湖记》所不及,更远非寻常应酬之作可比附。

卷首,刘泽源题引首:

▲刘泽源题引首

亦有谭宗敬、于荫霖、吴汝纶等人题跋,马其昶及张祖翼鉴藏。

▲谭宗敬、于荫霖、吴汝纶等题跋

结语

董其昌书艺成就,兼得“颜骨赵姿”之美,学古却不拘泥于古,隐隐然有“明代书圣”之势,《画禅室随笔》以及所提出的“南北宗”论,更是中国绘画史之分水岭。

而此《吴来仪公墓志铭》可考明代重臣吴用先生平,补史料之不足,又与晚明党争有关,如涉及“左光斗”等,而书法更是“渐老渐熟,反归平淡”,媲美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董其昌代表之作《濬路马湖记》,其之稀珍,难得之至也。

参考资料:

白牧:董其昌书《吴来仪公墓志铭》考

▲董其昌 《吴来仪公墓志铭》,中国嘉德“大观”夜场

▲董其昌《濬路马湖记》,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董其昌《吴来仪公墓志铭》

《吴来仪公墓志铭》为董其昌应同僚吴用先所请,为其父亲吴应道(别号来仪居士)所书墓志铭,见载于明崇祯三年(1630)刻,董其昌撰《容台集》卷八,而上海图书馆藏明末清初刻二十卷本《容台集》则著录于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