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之谜》:千年古都的迁都历史之谜,京都特色的怨灵文化之谜

2020-11-26 20:07:11 作者: 《京都之谜》

2019 年的热播剧《长安十二时辰》,不晓得又勾起了多少国人对日本京都的向往。原因无他,正是因为有着“千年古都”之称的日本京都,最初的设计是效仿我们隋唐时代的长安和洛阳。

“棋盘式”的都城布局,纵横交错成网格状的街道,当我们徜徉其中,分分钟有种置身于川端康成笔下古都的恍惚。下一个转角,没准儿就会与千重子擦身而过呢~

千年历史和文化积淀下的京都,是紫式部、川端康成、夏目漱石、三岛由纪夫…… 等作家的精神原乡,也是日本文化的源点和象征之地,自然更是喜欢日本传统文化人士的必往之处,即便暂时身不能至,也不妨碍我们在书写京都的浩瀚文学作品里神游一番。

想要来点轻松的随笔散文,可以读一读台湾作家林文月的日本旅居随笔《京都一年》,或是台北奇人舒国治最任性自在的京都闲走札记《门外汉的京都》;倘若想要了解更多京都隐秘往事的,那不妨看看这本《京都之谜:一座千年帝都的历史变迁与寻谜》。

本书作者之一奈良本辰也是日本著名的历史学家,专注于近代史的研究。在本书前言里,他直言说,在京都生活的这五十多年,加上大学毕业起就一直从事编纂京都史的工作,让他充分领略到了京都的好与不好。

而今作为一个向外界讲述京都故事的人,他有足够的自信,可以客观地依照史实,透过一些流传至今的传说和民间故事,辅以这种别出心裁的解谜团的方式,慢慢地揭开京都的神秘面纱,让我们感受到千年古都的神韵。

本书按照时间顺序,一共收录了 18 个谜团,从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是为平安时代,到室町时代平氏家族和源氏家族的武家纷争,再到战国时代,丰臣秀吉进入京都,再到现代京都向产业化城市的转型,无论是以神社、寺庙为代表的建筑物、还是彰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庭院风格、抑或是体现京都人丰富精神世界的传统活动等等,所有这些谜团的解开,都让我们对京都的喜爱又多了一分。

京都,作为日本历史里的首都,从公元 794 年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京都旧称),到 1868 年明治维新后明治天皇迁都东京为止,约莫 1200 年。

虽说历史上出于政治考量,迁都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但怪就怪在当时被桓武天皇选中的京都,不过是个被称为山背国的洼地,只有少数村落而已;这和当时的首都奈良(平城京)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景象。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桓武天皇非要把首都搬离奈良(平城京)呢?

这里不得不提到日本天皇的两大派系——天武系和天智系,以及日本古代皇位的继承制,有父子继承的,也有兄终弟及的,更有夫妇继承的情况…… 可想而知,日本天皇位纷争之复杂之惨烈。

因此,在天智系的桓武天皇即位后,面对当时的首都奈良(平城京)都是天武系盘根错节的势力,外加当时佛教对朝廷的渗透之深,想也知道,迁都是势在必行的大事。

只不过,一开始桓武天皇也不是直接就选定了京都(平安京),而是先从奈良(平城京)迁都长冈京,后来因为“第一号冤魂”早良亲王的缘故,才最终迁都山背国,并改名平安京,一直到 12 世纪左右,京都才逐渐成为平安京的固定称呼。

由此可见,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山背国洼地,能被桓武天皇最终选为新都平安京,不仅有政治和宗教因素,还得亏了早良亲王的怨灵事件呢。关于怨灵之谜将在下文详述~

继续来看,有着千年首都历史的京都,又为何在明治时代,会被明治天皇给无情地抛弃了呢?

要知道,当时随着德川幕府的倒台,至高无上的权力可是又回到了明治天皇的手里。可是,天皇却手握皇权,将首都迁到东京去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最先提出迁都建议的是明治维新三杰之一大久保利通,因为京都的人民早就习惯了将天皇当作高高在上的云端的神来膜拜,所以导致如今这样上下隔绝的状态。要想打破陋习,唯有让朝廷脱离京都,才有可能真正重掌实权,而且天皇也要多走入民间才是上策。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