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早年曾说李小龙短命,从走路姿势便可看出,结果还真说中了

2020-11-26 14:33:39 作者: 叶问早年曾说

一般来说,只要一提到甄子丹,就会想到叶问,毕竟《叶问》系列电影还是很出名的,甄子丹本就是个习武之人,无论手法、眼神、还是力道,都已经十分逼近当年的叶问了。不过,虽说叶问名气很大,一辈子也教了不少徒弟,但其中最出名的一个,则是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李小龙。他不仅把中国武术带上了世界舞台,还赤手空拳打出了一片天,相比之下,叶问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叶问,1893年出生于广东佛山,他生活的那个年代不怎么太平,清朝岌岌可危,民乱四起,稍不留神就会丢了性命。于是,叶问想学一些能在乱世中安身立命的硬功夫。然而,正所谓“穷文富武”,学武不是照着书就能学明白的东西,若要学到真功夫,只能拜入名师门下。7岁那年,叶问交了十二两黄金(50~70万人民币),拜在了咏春拳大师陈华顺门下。

入门后,叶问开始从基础练起,由于他之前毫无根基,身体也没有经过锤炼,所以他的学习进度,还是要慢上一些的。不过,叶问却不着急,练武最忌讳的就是急于求成,若不能稳扎稳打,日后也只会是一个花架子。慢慢地,叶问学会了一整套功夫,陈华顺见他的动作已经圆润自如,便把咏春拳“心法”传授给了他。

所谓“心法”,便是动作的总结和要点,有了心法的指导,一套武术才会趋于完整,由内而外地散发出大师气质。不过,修行心法却是极难的,短则十年八载,长则三五十年,不经历这一阶段,绝对不会成功。然而,叶问却在16岁那年去了香港,他和陈华顺的师徒关系就这么断了。不过,与武有缘的叶问又遇见了另一个大师——梁璧。

当时有一种说法,说是叶问初遇梁璧时,曾想和他比试一番,但是,二人之间的差距很大,无论叶问怎么进攻,梁璧都不动如山,进退之间尚有余力。后来一打听,叶问这才知道这是他师叔,于是,他顺便拜在了梁璧门下。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叶问也成长为咏春拳大师,论拳法和知名度,他早已超越了陈华顺、梁璧等人。

1949年,叶问结识了不少武术爱好者,在众人的强烈要求下,他正式在九龙深水埗大街的饭店公会传授咏春拳。后来,随着报名人数的增多,叶问传授咏春的场地也在不断更换,他先后在九龙利达街、李郑屋村、九龙兴业大厦之间辗转,慢慢扩大了咏春的知名度。实际上,咏春并不难学,按照叶问的话说,它只是用于自卫自保的本能反应动作,只要将其连贯起来并加以系统练习,就可以达到入门阶段。

当然了,作为一个良心武术大师,叶问从来不打招生广告,也不鼓吹咏春多强大,开宗立派20多年来,他一直不改初心。1954年,李小龙来到了香港,出于对拳术的热爱,他拜在了叶问的门下。其实,李小龙的身体很瘦弱,为了改善他的体质,父亲才在他7岁那年让他学习太极拳。没成想,李小龙竟一下开了窍,他不但爱上了太极拳,还迷上了一切中国武术。

来到香港那年,李小龙刚满14岁,还是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少年心性的他,四处挑战习武之人。不过,李小龙却在街战中失利了,好友张卓庆在一旁加油鼓劲,让他多尝试一下别家拳路。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张卓庆的成长被李小龙看在眼里,不知不觉间,张卓庆的技击犀利了许多,这一切,都是他学习了咏春拳的缘故。

于是,李小龙也对咏春产生了兴趣,在张卓庆的介绍下,他顺利拜在了叶问的问下,很快就展露出了习武天赋。不过,李小龙并不是“喜新厌旧”之人,在学习咏春的同时,他也不忘练习太极。而叶问也没有过多干涉,在他看来,武术是不断成长的,若李小龙能开发出一种全新的武术,也是武术界一大幸事,他完全没有横加阻拦的理由。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