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被“忽略”的2位隐士,一文一武,至死都没有出山

2020-11-22 23:19:31 作者: 三国中被“忽

古代有很多隐士,他们有经天纬地的才学但不喜欢功名利禄,宁愿把自己埋没在山间,浪费毕生所学也不愿意出山辅佐明主,为天下百姓贡献自己的力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鬼谷子,传说他精通天文地理也善于奇门遁甲,可以呼风唤雨可以预测未来,活脱脱一个神仙的模样。但不论各国君主怎么请求、逼迫,鬼谷子却不愿意出山,后来也只是派遣自己的弟子下山,而他这些为数不多的弟子们却可以扭转乾坤,辅佐霸业。

三国时期是一个大乱世,这个时代出现了诸葛亮、司马懿、周瑜这样的谋臣,也出现了五虎上将、五子良将这样的大将。而且同样还有两位能力极强的隐士,他们一文一武至死都没有出山。司马徽不贪恋名利

这个文士则是水镜先生司马徽,他出生于汝南名门望族,从小开始便表现出了极高的智商,乡里人都认为他长大以后一定可以位列三公。因为名声在外,司马徽二十岁就被举为孝廉,然后被汉桓帝征召到朝廷里面任职。刚开始司马徽非常亢奋,毕竟那个时代除了他之外没人享受皇帝的青睐,所有人都来巴结他。

但后来司马徽发现朝廷太腐败,汉桓帝虽然喜欢让大臣们提意见,但实际上只是走一个过场,甚至从来没有采纳过任何一条意见。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他不惜启用宦官来制衡文官、武将集团。而宦官们本身没有什么见识也没有能力,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甚至把家族内同样不学无术的人安插到朝廷中,以至于整个朝廷被宦官们弄得乌烟瘴气,老百姓负担非常重。

司马徽本想劝桓帝,但桓帝并没有给他觐见的机会,这使得司马徽心灰意冷,愤然辞官回家。原本荆州牧打算启用司马徽为別驾,但司马徽看出了他的野心,这个人只为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而不是为老百姓做事,特意婉言谢绝。在众人的帮助下在南阳地区搭了几间茅屋,然后又招收一些少年做学生。

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时曾经碰到过司马徽,特意以天下老百姓的安危,自己的志向和集团内第一军师的身份邀请司马徽出山。而司马徽并没有辅佐刘备的意思,只是和他谈天论道,教授立身做人的道理。送刘备出门时还嘱咐刘备一定要好好对待自己的手下,好好对待老百姓,不要让老百姓失望。刘备夷陵之战那年司马徽在南阳离世。童渊不愿意为世俗牵绊

这个武将则是被称为"枪神"的童渊。他本是一个游侠,年少开始就在乡间行侠仗义,成年后又开始游历山川。曾经游历边疆的时候遭遇鲜卑骑兵劫杀百姓,童渊干净利落解决鲜卑骑兵后把财物分给老百姓,从他们口中得知这样的事每天都在边境上演,希望童渊能够保护他们村庄。当时童渊还是血气方刚的青年,为了老百姓的安全,特意在边境待了很长一段时间,用匈奴、鲜卑、乌桓等异族人的性命完善自己的武艺,最终进入武道巅峰。

传说某一次鲜卑单于想要大规模进入幽州劫掠,但在某一天晚上整个鲜卑营帐却被童渊翻了个底朝天,乌桓单于、大将、千夫长、百夫长等人全部被童渊刺杀,童渊由此得到了"枪神"的名号。不论是皇帝还是州刺史都希望童渊能够入仕,但童渊不愿意被世俗牵绊多次拒绝。

童渊年老时曾经路过常山赵家庄,在一群孩童里发现了骨骼惊奇的赵云,得到赵云家人的允许后收他做关门弟子,尽心尽力培养赵云十余年时间,把自己一身武学全部传授给赵云。当赵云出师的那一天,童渊特意把自己的银枪送给赵云,叮嘱他这杆枪只会杀敌,不杀自己人。赵云含泪拜别童渊,当刘备拿下荆州的那一刻赵云曾经试着接童渊到荆州享福却找不到师傅的踪影,天下间也没人知道童渊的去向。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