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杀功臣,赵匡胤、朱元璋杀功臣,为什么李世民不杀功臣?

2020-11-19 11:19:15 作者: 刘邦杀功臣,

没必要。

废话,如果不是必要,谁愿意大杀功臣?都是枪林弹雨中过来的,相互之间有着深厚的“革命友谊”,不是实在没办法了,谁愿意杀功臣闹着玩?

杀功臣,都是因为皇帝受到了威胁。

威胁不一定来自当下,来自现在,更可能是一种潜在的、长期的威胁。而能够被威胁,还是皇帝本身不够强大。

以刘邦为例。这货也是马上天子,刀枪剑戟夺天下。不过由他亲自指挥的战役,就没几场打胜过!被追得丢妻弃子,被围在白登山上,都是他的糗事。所以他特别忌惮手下那些能征惯战的大将,不杀不能安心。

以朱元璋为例。朱元璋是能打仗的,但手下的蓝田、胡惟庸等人比他更能打;朱元璋是有智谋的,但李善长、刘基等人比他更有智谋。所以他也特别忌惮手下功臣,不杀不能安心。

以赵匡胤为例。赵匡胤是武将夺权、军事政变夺得天下的,所以他对武将的忌惮——不止他,整个宋朝皇帝,都对武将非常忌惮。这种忌惮延续了几百年。连岳飞的冤死,也跟这忌惮有着内在的联系。当然,赵匡胤没有杀功臣,他是采用了“杯酒释兵权”这种比较戏剧化的方式。不过万一哪个大臣不识趣,不肯主动交权,我相信赵匡胤也不会舍不得举起屠刀的。

以康熙为例。唉,康熙更不用说了,八岁登基的小皇帝,国家权力长期掌握在大臣手中。这不是潜在的威胁的问题,而是要时时要小心,自己随时可能变成汉献帝。

李世民不杀功臣,是因为他受到的威胁不够大。或者说,他的自信,足以抗拒这些威胁。

李世民也是枪林弹雨里冲出来的,也是能过政变取得政权。但是他年轻,很多并肩打天下的老兄弟、老功臣,在他之前就已经先行辞世了。不信你去查查“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比李世民死得晚的,只有长孙无忌、程知节等少数几位。

年纪与寿命,只是一方面的原因。而李世民,包括整个大唐,都是一种开放、宽容、大度、自信的气质。他和他的朝代,有足够自信,相信自己足够强大,不会被轻易威胁到。

而足够强大,又是以包容与开放作为基础的。相传李世民曾想立隋炀帝的女儿杨妃为后,立杨妃的儿子李恪为太子,受到了大臣们的坚决反对:这不是把我们辛苦打下的天下,交到隋炀帝的外孙手上了吗?而李世民也就收回了自己的主张。

能够接受战友的意见,能够体谅战友的心情,能够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才会有足够的自信,才不至于忌惮于潜在的威胁,才不必要大杀功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