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三国第一谋臣诸葛亮的蜀国,为何却最先灭亡?

2020-11-18 12:08:38 作者: 拥有三国第一

三国历史上可谓是群雄争霸,若果非要在这些人才里面挑选最为出众的一个人的话,他就非是诸葛亮莫属了,但是也有很多人就疑惑啊,诸葛先生绝无二心为蜀国付出一生,能力又是极其的出众,但是却为何却难帮刘备父子完成宏图伟业,甚至让蜀汉最早消亡?

在民间,诸葛亮早已成为神一样的人物,他作出的各种让人一致赞叹的事迹,让人在这么久之后也牢记他的智谋,更是许多人认为如此优秀的诸葛亮自然应当是智慧的化身。这样一个一身智慧的化身,他的最大理想就是帮助刘备完成宏图伟业,然而,在群雄争霸之中,表现最为出色的诸葛亮,却是没有完成刘备一直以来的的理想,并且,蜀国却成了三国里最先被灭的一个国家,那么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所导致的呢?

在关羽死后,荆洲丢失后,以蜀一地之力已无法确保自身安全,更别提北伐了。至于诸葛及姜维北伐,其实目的已经从逐鹿中原变成自保.利用全蜀之力来来对西北之地进行打击,让自己能多活几年。但受当时条件限制,可以说粮食限制了发展,而不是人口限制。就当时来说,亩产200斤小麦,已经算是丰收了。后面姜维屯田十年,所剩余的粮食还不够一次北伐,可见当时的粮食产量之低。

毫无疑问的是诸葛亮是一位极其优秀的奇才,他的智谋是很高深的,但是为什么在蜀国后期,蜀国在有诸葛亮辅助的时期居然也是逐渐式微?那就是由于诸葛亮用人方面的缺陷导致的这一切了。

事实上后来西蜀发生的一系列坏事也是诸葛亮无法把控的,在张飞死后,刘备一意孤行要灭东吴,结果被陆逊成功击退,之后,刘备深受打击,之后不久就病故了。

蜀国的灭亡也离不开诸葛亮错误的战略方针。而号称卧龙的诸葛先生又怎么会错呢?在下以为源于刘备托孤时的一句“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一句肺腑之言,令人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使诸葛亮急功近利,而且违背兵法(《孙子兵法》有云: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地,不可不察也。)不度时宜,千里运粮,连年劳师远征。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更使士卒疲惫不堪。而且北伐并没有因为诸葛亮的离世而终止,其嫡传弟子姜维竟有九伐中原之说。魏军却在司马懿、邓艾的正确带领下养精蓄锐,伺机而动最终兵入川蜀。再者“王业不偏安”也是错误之一。周武王姬发屯兵岐山两年才伐夏纣;秦国久居戎地五百年,到了秦穆公时才迁都咸阳;汉高帝刘邦也久居川蜀之地五年才消灭项羽,成就帝王基业。所以王业并非不能偏安。

诸葛亮为了蜀国可谓是用上了所有能力,然而从其他方面看待这件事,诸葛亮所做的这些事情同样,将西蜀带入了一条无法回头的路。诸葛亮晚期什么事都要自己亲自动手,哪怕是再小的事情。作为堂堂一个国家的宰相,做到这样的程度,不被这些繁杂的事情忙死才怪呢。连他的老对手都说,尽管他的确承认诸葛亮是一代天骄,但是这样做的事情多而不怎么休息,怎么可能活得长久呢。

对此诸葛亮也是做过解释的这都是为了完成先帝的期盼,既然接受了这一个任务,他就不在允许自己出岔子。诸葛亮一生谨慎,为了国家的大业付出全部心血,这种伟大的品质毫无疑问是值得后人加以赞扬和学习的的。但是,也是因为诸葛亮太过小心了不能放手让手下人替他完成工作,这样一来,手下的人自然是得不到锻炼和施展本领,自然很难出担起大任的人才。就算是有人才,如果没有一个平台去让人才施展本领的话,他也一定会被忽略了的。所以在蜀国早期,蜀国有无数的有名将领。刘备死后,北伐之时,蜀可堪一用的大将都已死去,没有人可以用了,只能让当时毫无名气的廖化出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