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如果攻打梵蒂冈,整个西方都会向他开火?

2020-11-17 16:53:58 作者: 为什么有人说

在全球近两百个国家之中,梵蒂冈城国是最小的一个。在地理意义上,不要说意大利从四面完全包围了它,就连罗马市也敢说自己“一座城里面有一个国家”。

小则小矣,梵蒂冈独一无二的地位却是无可替代,甚至有人说“如果攻打梵蒂冈,整个西方都会向他开火”,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为什么?

罗马高地上的“先知之城”

梵蒂冈到底有多小?这么说吧,它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城内西北角的高地上,总面积不到0.5平方公里,差不多相当于两个鸟巢,用常人步速绕行一周只需45分钟。人口不到千人,修有高墙与罗马城分界,只有东面的圣彼得广场可以直达罗马城地界。

作为教皇驻地、罗马教廷所在地、天主教实体意味上的中心,梵蒂冈的画风非常与众不同。梵蒂冈在拉丁文中的含义是“先知之城”,至今仍然保留着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代的大量古迹和文物,圣彼得大教堂、教宗宫等都是对游客极有吸引力的名字。

圣彼得大教堂

更吸引人的,是能够目睹虔诚教徒的生活方式——此国全民信仰天主教,在周三或周日正午,教堂钟声响起,教宗会出现在圣彼得大教堂高层正中的窗口,向聚集在广场的信徒发表演说。这种体验,可不是随便哪一座著名大教堂都能提供的。

此国当然也有自己的军事力量:包括瑞士近卫队及梵蒂冈宪兵,目前总人数不超过250人。这就难怪二战期间斯大林那句著名的“教皇?他有几个师?”广为传播,梵蒂冈长久以来能够自保无虞、甚至还活得相当滋润,显然不是靠那三位数的军事力量。

斯大林

“矮子丕平”与教皇国

梵蒂冈的神圣地位来自天主教,此国此城的诞生也与天主教关系密切——公元4世纪,教皇唐斯坦丁在“圣徒彼得殉教处”建立起了康斯坦丁大教堂,这就是圣彼得大教堂的前身。

圣彼得大教堂拥有240根大理石柱组成的回廊,顶端屹立着百余尊姿态各异的人物雕像,整座教堂充满了气势恢宏又庄严静穆的美感,至今仍是世界最大的宗教建筑。

不负责任地猜想一下,这座教堂得以大兴土木进行改建,本身就是15世纪天主教信徒日增、地位水涨船高的表现。

然而,即使地位再崇高、影响力再大,教皇也是没有国土的。如何把看不见的“无形之手”转变为肉眼可见的领地和利益,最具代表性的事件莫过于“丕平献土”。

“矮子丕平”本是公元8世纪法兰克王国的宫相,名为高官权臣、实际上却是王国的实权掌握者。他想要再进一步登上王位,只是顾虑着“篡位者”的名声太不好听。

与此同时,教皇也遇到了需要求助于世俗王国的事情——伦巴第人的兵锋就快要威胁到眼前了,但东罗马帝国远水难解近渴,教皇便把寻求合作的目光转向了“蛮族国家”中最强盛的法兰克。

一个需要宗教领袖的声望来洗白背书,另一个需要世俗军队的刀剑来保卫利益,双方真是一拍即合。

伦巴第人

据记载,丕平派出专使去见教皇扎恰里,探问教皇对篡位行为的立场:“是徒有虚名的人做国王好,还是握有实权的人做国王好?”教皇的回答显然是让对方喜闻乐见的那一个。

条件谈妥就好办了——丕平动手篡位,把自己的旧主赶下王座、关进修道院做僧侣;新继位的教皇斯提芬三世亲自前往高卢,为丕平全家主持仪式、涂抹圣油,意为他是蒙上帝之恩即位的国王。

三年后,伦巴德人又打过来了,教皇亲自前往法兰克求援。已经当上国王的丕平也很懂得“花花轿子人抬人”的道理,他亲自跑到半路上来迎接教皇,请教皇乘马,自己步行,摆足了恭顺信徒的姿态。随后,他又出兵摆平了伦巴德人,把夺回的土地全都交给教皇管辖,这就是教皇国的起源。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