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件指用来证明身份、经历等的证书和文件,也是别人认证、核实一种依据。这种方式并非现今才有,古已有之,它的起源是公职人员的识别符号。今天我们就通过北京警察博物馆的馆藏展品,了解“证件”的前世今生吧。
Ready ?Go !
嘉德门内巡鱼符
这件藏品分左右两半,一边刻着“嘉德门内巡”,表明持有这个鱼符可在行使的权利。其中缝处刻有“合同”两字,分开后,每半边符上只有半边字,合在一起才见完整的“合同”两字,所以又称此符为“合同”。后代签约,一式两份,中缝盖章,双方各持一份凭据。这种凭证统称为“合同”。“合同”一词由此而来。
鱼符使用方法,左符放在“派出所”(内廷),作为“底根”;右符由持有人随身带着,作为身份的证明。左右符的数量不一定对等,多少根据使用者的人数和实际需要来定,其第一功能起初并非是表明身份,而是“权力凭证”,可用于调动军队、任免官员。
在中国古代,各个朝代所用的身份证是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最早是“虎符”,唐代,唐高祖为避其祖李虎的名讳,废止虎符,改用黄铜做鱼形兵符,称为“鱼符”。到武周时期又改为“龟符”,后又发展到明、清的“牙牌”“铜牌”,看,就是下面的这个,这些东西都是可以证明人们自己的身份。
提督衙门侦缉队铜牌,铜牌上刻着二龙戏珠的图案,在中间部分横着刻“九门提督”四个小字,竖着刻“侦缉队”三个大字。
提督衙门侦缉队铜牌
清
北京内城九座城门:
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
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
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
“九门提督”衙门,正式官衔为“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是京师地区的主要警备力量,又是维持首都治安的一支警备部队,负责京城内外的守卫和门禁,还负责巡夜、救火、编查保甲、禁令、缉捕、断狱等任务。“九门提督”衙门其所从事的警察业务可以说基本涵盖现代警务内容。
之后,又经过不断发展,直至2006年5月31日,全国公安机关分期分批配发统一的人民警察证,也就是今天我们还在使用的正式证件。
其实,不管是“嘉德门内巡鱼符”、还是“提督衙门侦缉队铜牌”,还是现在的警官证,它是每一个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内心一个具象化的情怀。千百年的风风雨雨,改变的是样式,不变的是那份手持着证件所代表的职责,守一方水土,保一方安宁。
没有一盏灯会无缘无故的点亮
没有一条路会无缘无故的畅通
没有一个夜会无缘无故的安宁
平安从来不是平常
平安从来不是平凡
没有岁月静好
只有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