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末词人王沂孙,他的咏物词寓情于景、意境唯美,让人心旷神怡

2020-11-14 17:42:14 作者: 宋末词人王沂

由宋入元,文学体裁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生活在宋元之际的词人,他们联袂奉献出了宋词的最强余音,如蒋捷、张炎、周密、陈恕可等,他们填成的词作有另一番境界。

(宋词意境)

生活在宋元之际的词人中,王沂孙是不得不提的一位。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生于南宋末年。元世祖至元年间,王沂孙曾在庆元路(今属浙江)做过短时期的学正(地方学校的学官)。

在宋末元初的词人中﹐王沂孙是一位有显著艺术个性的词人。他的词多是对景物的描写,在赞咏景物的同时会抒发自己深深的情感,情感的抒发显得含蓄深婉。他会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去点染景物的美,他笔下的景物具有唯美的意境,因而他描写的景物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要体会他词作中景物的美感和美的享受,以及词人带着怎样的感情写出这样唯美的意境,只有走进他的词作去感受。

(王沂孙绘像)

《绮罗香·红叶》是王沂孙描写枫叶的一首词作,王沂孙笔下的枫叶是唯美的,词作的意境还在于对枫叶美感的体会上:

玉杵余丹,金刀剩彩,重染吴江孤树。几点朱铅,几度怨啼秋暮。惊旧梦、绿鬓轻凋,诉新恨、绛唇微注。最堪怜,同拂新霜,绣蓉一镜晚妆妒。

千林摇落渐少,何事西风老色,争妍如许。二月残花,空误小车山路。重认取,流水荒沟,怕犹有、寄情芳语。但凄凉、秋苑斜阳,冷枝留醉舞。

(枫叶)

红叶就是枫叶,在词人的笔下,枫叶是清美而孤单的。词作开篇三句“玉杵余丹,金刀剩彩,重染吴江孤树”,一开始就点出新出红叶的一棵枫树,是仙人杵下余留的丹砂,是宫廷剪彩花剩下的红绡,丹砂和红绡重染了吴江的枫树。词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吴江枫树在秋季红叶初上的景象。

“几点朱铅,几度怨啼秋暮”,写枫叶上的红色,是因为经过了几番秋暮凉雨的洗礼。而词人此处却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枫叶上的几点胭脂色,已经是多次地哀怨悲啼于晚秋的凄凉。

进入深秋时节,枫树的叶子会变成逸美的红色,于是词人感慨地写出:“惊旧梦、绿鬓轻凋,诉新恨、绛唇微注。”旧梦消逝令人悲凉,绿鬓轻易地凋谢了,红叶又像点点绛唇,好像在诉说新的愁恨。这两句词人用细腻柔美的文字写出了枫叶色彩的变化,悠闲窈窕的姿态,就像空谷中的佳人,这样的意境是唯美的。

上半阙结尾三句以秋荷衬托枫叶,芙蓉就是荷花,池水在词人的笔下成为装扮用的镜子,以人拟花,一个“妒”字把荷花人格化。意思是说临镜晚妆的红荷,好像都对经霜的枫叶产生了嫉妒,这种写法烘托出枫叶颜色的鲜艳,枫叶颜色的惹人爱怜。这三句是对上阙的总结,又自然过度到下半阕。

下半阕写在萧瑟的秋风中,唯独枫叶红艳。抛开拟人化的写作手法,词人尽情地描写枫叶。于是词人写道“何事西风老色,争妍如许”,意思是西风中深老的颜色,还能这样争妍斗美?

“二月残花,空误小车山路”,这是铺叙写法,词人化用杜牧《山行》中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句意来写枫叶之美,也是词人对枫叶之美的体会,词人对枫叶的溢美和称扬又进一层。

“重认取,流水荒沟,怕犹有、寄情芳语”,写枫叶飘落,但仍然摇曳有情。词人仔细辨认荒沟流水中飘零的红叶,看上面是不是有像唐代宫廷仕女一样的寄托情思的芳美的诗句。词人为什么这样写呢?

(《题红叶》·诗意图)

因为唐宣宗时有宫廷仕女写过一首《题红叶》的诗,诗句是这样的:“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词人引用唐诗中的典故,对枫叶的怜爱之情至此更加浓烈了。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