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敦儒在嘉兴写的这首词,不仅赞美了渔父形象,也赞美了嘉兴南湖

2020-11-12 10:33:41 作者: 朱敦儒在嘉兴

一旦联想到这一层,朱敦儒选择隐逸的生活并说出这样的话,词句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思想就不言而喻了。

所以词人也就不需要特别地进行解释了,因为这是他选择的生活方式,他认为这是没有必要说出来的,只要身边的知己,或者聆听他歌词的人能明白就行了。

接下来词人只是把原因推到自己的志趣与官场格格不入。仕宦生涯必须遵守职场规则,醒醉都要受节制的,或许这一点对于向往闲适自得的词人来说,是一种心灵上的束缚,精神上的掣肘。

一旦悠然地脱离尘世,少了仕途上的种种束缚,做一个烟波之上独钓的渔翁,才能尽情地放歌于江上,才能一醉方休。

这两句在行文上轻松明快,同时又极传情,一种超脱尘世的轻快感溢于言表,词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潇洒疏放的襟怀和思想跃然纸上。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两句进一步描写了渔父的生活,这很自然地能使人联想到两首著名的唐人诗词:一首是张志和的《渔父》词,另一首就是柳宗元《江雪》诗。

其实,渔父的生活既不全然像张志和笔下“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那样浪漫,也不完全与柳宗元笔下“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那样苦寒。

绿蓑青笠、白鹭桃花,这样的生活当然是令人愉悦的;披霜冲雪、寒江孤影,这样的生活也是令人感到舒适的。

朱敦儒笔下的渔父恬淡自适,其实细细想来,这位渔父既有张志和词中的形象,也具有柳宗元诗中的渔父的境界,两者兼而有之。

于是,词人将渔父的志趣和生活场景做了一个总的交代,所以在下片里,词人摄取了渔父生活的特定场景,进一步表现闲适生活的可爱。

江湖上也有风浪,但与官场风波比较,显然更加风平浪静,尤其是这时候,渔父立足的水面更有一番景致:新月当空,钓丝不动,水平如镜的江面水天一色,江面澄澈的情境更有意境了。

作者用洗炼的笔墨勾勒出一幅清雅的图画。这境界是静的,所有的景物都表现着这一特点:接近于静止状态的钓丝,水天一色的湖面倒映着一轮明月,水面是如此的平静,静得连一丝涟漪也没有。

在这首词中,词人所描绘的渔父垂钓的江面其实就是嘉兴的南湖,嘉兴南湖也叫鸳鸯湖。在朱敦儒的另一首词作《朝中措》中,对嘉兴南湖有过精妙的写实描写:“波平岸远,酒酽鱼肥。好是中秋圆月,分明天下人知。”

词人笔下的嘉兴南湖既是风光优美与水产丰富的结合体,也是惟妙惟肖的自然风光与时光沉淀的人文风光的结合体。

这样的一个宜居的地方,一个人文与自然风光的俱佳的地方,自然而然地引来文人墨客不遗余力地讴歌赞美,也引来众多丹青高手争相描摹。

唐代张志和在嘉兴南湖写下有《渔父》词;元代画家吴镇不但用丹青妙笔绘制成八张流动在纸张上的生动鲜活的南湖美景,并写下八首《酒泉子》的题画词,其中一首就是赞美嘉兴南湖“鸳湖春晓”美景的,诗人这样写道:

湖合鸳鸯,一道长虹横跨水面。涵波塔影见中流。终日射渔舟。

彩云依傍真如墓。长水塔前有奇树。雪峰古甃冷于秋。策杖几经过。

与这些词作相比,朱敦儒的这首渔父词,无论从文笔上还是词作本身的意境上,都具有超凡脱俗的意味。

朱敦儒描绘的是一幅静态的嘉兴南湖美景,在这幅静态的画面上,词人在最后又加上奇妙的一笔,这是锦上添花的一笔,也是神来之笔:一只缥缈的孤鸿,在苍茫的远空中若隐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