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装剧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桥段,两个风度翩翩的公子在街上偶遇,然后,相互作揖,互道一声幸会。
其实,在我国古代最流行也最普遍的一种“见面礼”,就是作揖。
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驾崩,其子姬诵继承大统,是为周成王。成王的年龄比较小,不能主理朝政,所以一应国家大事均由王叔周公旦决断。周公旦完善了封建制度、继承制度、井田制度及宗法制度,并制订了影响未来三千年的礼乐制度。
作揖,就是“礼”的一部分。
根据《周礼》的记载,依照会面双方身份地位的不同,作揖的方式可分为六种,分别为: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
所谓土揖,就是天子召见庶姓诸侯时使用的礼节,拱手的时候双手保持在比较低的高度;
时揖是天子召见异姓诸侯时使用的礼节,双手的位置与胸口齐平;
天揖是天子召见本家诸侯使用的礼节,双手保持在较高的高度;
特揖是诸侯、卿等高级贵族之间见面时使用的礼节,双方根据地位的高低而先后行礼;
旅揖是士大夫之间使用的礼节,双方共同行礼;
旁三揖是贵族对幕僚、家臣使用的礼节,对所有人一次性作揖三次,以示尊敬。
在礼教森严的两周时期,见什么人作什么揖,马虎不得。如果用错了礼节,将会被视作僭越,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在后来的三千年里,作揖的形式不断变化,又演变出拱手、抱拳等礼节。不过,作揖虽然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礼节,却不是最恭敬的礼节。
当然,古代妇女行礼方式与男子也有很大区别,唐宋时期汉族民间白话小说有相关记载,妇女相见行礼,往往是口称“万福”。这种礼节要求两手松松抱拳重叠(右手覆左手)在胸前右下侧上下移动,同时略作鞠躬的姿势。这种礼在京津地区,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依然保存,在年节、祝寿等庄重场合使用。
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古代女子也行作揖礼,即“左手在内,右手在外,是谓尚右手。女拜如是,女之吉拜如是,丧拜反是。”但是,根据唐宋以后白话小说,并不支持此种说法。以宋代小说《错斩崔宁》为例,男女相见,男方“深深作揖”,女方则“还了万福”。这就说明,当时的男女已经各行其礼了。
可以说,在我国古代没有任何一种礼节的恭敬程度能超过“叩首”,也就是磕头。叩首礼,最早可追溯到古人祭祀天地祖先的祭祀活动。在两周时期,诸侯以下的人在面见天子时,必须使用叩首礼。《东周列国志》中荆轲刺秦一折便写道:
“荆轲回顾舞阳而笑,上前叩首谢曰:‘一介秦舞阳,乃北番蛮夷之鄙人,生平未尝见天子,故不胜振慑悚息,易其常度。愿大王宽宥其罪,使得毕使于前。’”
当时,荆轲的身份虽为贵使,但在面见秦始皇嬴政时仍要行叩首礼,甚至,频繁到每说一句话都要叩首一次。
倘若凡夫俗子在面见君王时,使用了作揖礼,这显然是一种僭越的行为。
《汉书》收录了这样一则故事。
秦朝末年群雄并起,刘邦带着义军进攻到高阳一带。在当地,有个叫郦食其的名士颇有才学,但性格十分孤傲,所以,各路义军首领都不待见他。刘邦听说这奇人的事迹后,派人将他请到营帐中。当时的刘邦虽然还没有当皇帝,但他的身份亦十分尊贵。
然而,郦食其在见到刘邦以后,只是行了个长揖。刘邦比较擅长收买人心,所以不拘小节,没有因为此人的狂悖而发怒,反倒将郦食其留用。想来若是小肚鸡肠的统治者遇见了郦食其,没准会立马命人将他推出去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