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西晋八王之乱会导致国家分崩离析,并且异族入主中原

2020-11-06 22:33:24 作者: 为什么西晋八

不过司马伦是个典型的鼠目寸光之人,并且自己人品也不怎么好,得罪了不少朝臣和诸王。当司马伦盲目的称帝之时,天下的诸王都不服他,并且都有了理由起兵讨伐司马伦,这就有了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起兵反司马伦,而司马伦在平定三王叛乱上,所表现出的军事指挥能力也极为低下,几十万大军敌不过三王联合军队,因而,司马伦被三王扳倒。

第三阶段而司马伦之后,三王继续扶持司马衷当君王,而国家实际权力由三王联合把控。但是这三王同样也不是明君,三王在别人的离间之下,毕竟展开了内斗。而长沙王司马乂也卷入了内斗,最终长沙王司马乂取得了这次内斗的胜利,朝廷的实际掌控者也换成了他。不过司马乂也没执政太久,在东海王司马越和司马颖的联合下, 最终也没坐稳位置。

而在扳倒司马乂之后,司马颖凭借在朝中的威望和军事势力,顺利接管了司马乂的权力,司马越在这一轮斗争中失败。不过随着其他诸侯王的相继卷入争斗,最终司马越赢得胜利。不过历经八王之乱后的西晋朝廷已经疲弱不堪,国家军力因为旷日持久的八王之乱开始陷入疲弱姿态。而后来,晋惠帝驾崩,新帝司马炽继位,然而到了这个时期,朝中大权已经被司马越牢牢掌控,但是从表面上看司马越掌控着朝廷中枢权力,实则西晋内部已经危机重重。

八王之乱历经十六年,战争导致了国库亏损严重,百姓民不聊生,军队疲弱不堪。不仅如此,天灾人祸也频繁降临在这个危机四伏的王朝里。晋朝的中央集权也因为司马越的干涉逐渐被制约。并且司马越在治国和用人方面还是存在许多不足,国内的人才不愿意入朝为官,而奸臣逆臣横行遍布。治理边疆方面,由于军力严重不足,晋朝精锐部队所剩无几,这就使得晋朝的边防压力巨大。

八王之乱之后祸患引起五胡乱华,异族势力开始入主中原

八王之乱导致的国力衰落、军力损耗最终也让北方的异族开始蠢蠢欲动。对于北方异族势力的异动,司马越最初还是有着清晰的认知,但是无奈兵力损耗太过严重,边防军事力量也较为薄弱,因此司马越无奈只能够派遣大量的新军部队去防守边疆。不过我们知道镇守边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对于北方拥有强悍作战能力的异族,这种压力就更大。

匈奴、鲜卑、羯、羌、氐等异族坐等中原八王之乱进入尾声阶段,并陆续建立数个非汉人政权。那么当时八王之乱后的晋朝军队真的就没有与五胡一战之力了吗?没有。五胡军队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已经达到可以压制晋朝军队,而随着八王之乱中,各王执政持续不断的诛杀朝廷军事人才,这也使得五胡乱华期间,诺大的晋朝朝廷竟然派不出经验丰富的将领领兵打仗,于是一些新将领被赶鸭子上架带领着一群新军去抵抗强大的胡人军队。

战争的结果可想而知,晋朝军队无法抵抗五胡军队,并且节节败退。而在这个节骨眼上,西晋内部的争斗还没有结束,反对朝廷和司马越的声音也越来越重,这就给摇摇欲坠的西晋朝廷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压力。并且战争使得西晋开始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无数北方汉人纷纷逃往南方,于是形成了南多北少的局面。

那么五胡乱华可不可以避免呢?答案是无法避免,从东汉末年到现在,汉人帝国实力是在逐渐衰落,这一点也让北方异族看在眼里,不过好在在这段时期中原还存在不少能征善战的能人将领,因此,北方异族认为时机还未到。但是到了八王之乱后,异族统领们获知中原将领逐渐势衰的消息后,就开始着手准备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