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戏剧界的老艺术家:每月能领巨额工资,是机关干部的5倍

2020-11-03 19:18:58 作者: 50年代戏剧

如戏曲界经典代表人物——梅兰芳先生,在演出每每场次爆满的情况下,他当时的月工资直接高达2100元,是当时行政人员的5倍。梅兰芳先生的收入放在今天可以换算为月薪十几万,在我国人口平均工资里,已经属于高薪范畴。

再看老生行当的代表人物之一——马连良,京剧"麒派"创始人周信芳,在"戏改后",他们的月薪也一度达到1700元之高。

但这些大师在工资改革前的原本收入就不低,戏院开场时常常人山人海、座无虚席,一场下来净收入就有几万元,十天之内票房能达到二十多万。

在当时物质匮乏的年代,长年累月下来这已经不是一笔小数目。这样的收入水平,许多普通人一辈子都无法企及。但许多人不知,回报的背后一定是默默付出,没有辛勤的耕耘怎会有收获?老艺术家们在台下无人时,通常忍受的是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

艺术背后的奉献

在现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戏剧可能只是台上咿咿呀呀的几句唱词,或者是扭转藤萝的身段,也许还不如片场吊威亚的演员来的辛苦。大师们的票房看似轻松,但要培养出一位艺术家级别的戏曲演员,付出的不仅仅是钱财,其中残酷,与现在的演艺圈比起来也不遑多让。

戏剧演员大多讲究童子功,他们在大约八岁时就会被送到梨园,开始练习戏曲。一段唱词,一句念白都要反反复复的练习,这是他们每天的基本任务,稍有失误就会惹来师傅一顿教训。

除此之外还有身段的练习,要将身体练到一定的柔韧度,所下的功夫不亚于芭蕾舞蹈。曲艺的门槛当然不止于此,基本功学成也只是堪堪入门。要有名气,还需要打出自己的特色,就是我们现代人所追求的"辨识度"。

许多人不但要钻研出一套既有传统经典戏剧为基础,又有新元素融合的流派,还要承担不被观众喜爱,一辈子只能是配角的风险。成为大师以后,更重要的是不能故步自封。

像当时已经成为代表人物的梅兰芳先生,也需要时刻精进自己的技艺。这些老艺术家们,用自己的人生书写着艺术,可谓尽职尽责,将最后一丝热情都燃烧于事业。

当然,他们的高薪不仅是因为他们的辛苦与贡献,更是因为他们高洁的精神。梅兰芳先生作为一名爱国人士,绝不会拿着国家钱,而移民外国籍。在抗战期间,他坚决不给敌人演出,曾以蓄须明志,告别舞台来对抗,从不考虑放弃一生的事业会有怎样后果。

一直到1945年敌人退出中国投降以后,梅兰芳才重新登上戏台。梅先生的高薪,也不是用来个人享乐,他每每在国家危难之时都会挺身而出,为国家捐献钱财,用来购买武器、支援军队等。这也算是真正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

晚年的梅兰芳即使退休,也每日在家坚持练功,一刻不落,这种习惯已经刻入骨髓。他所创造的文化价值对中国戏曲界有着巨大贡献,对于戏曲的革新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他的品质更加值得人学习。

无论在各行各业,从长远来看,都应不断地学习进步去充实自己,要相信没有永远的铁饭碗,只有不断进步的,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