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公元938年,“儿皇帝”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献给北方契丹人后,中原王朝从此门户大开,失去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天然屏障。所以终宋一朝,关于燕云之地的争夺,几乎贯穿了宋、辽之间的整个战争史。北宋统一中原后,辽国一直在北方虎视眈眈,双方在1004年签订《檀渊之盟》后,就维持着相对稳定的局势。宋徽宗执政时期,金国女真人崛起屡败辽国,宋徽宗推断辽国必定会被金国所灭,于是积极与金国示好,双方签订《海上之盟》,共同夹击辽国,以图收复燕云十六州。然而结果却是引狼入室,酿造“靖康之祸”,北宋因此而灭亡。后世提起宋徽宗的“骚操作”,都是一片骂声,那么宋徽宗当时的决策,到底是否正确?另外在金军南下之时,北宋难道只有被灭一条路吗?
燕云十六州对于中原王朝,以及游牧民族的重要价值
燕云十六州之地,总面积约为十二万平方公里,北部位于平坦广阔的河北大平原北端,还包括了险峻的燕山山脉,与太行山脉。西部位于山西北部,这一道狭长的地区,可称为是一道“天堑”。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到了这里会受到严重阻碍,燕云地区构成了,中原王朝在战略上,抵御北方铁骑南下的第一道强大防线。而且燕云之地在经济上,也有着很大的价值意义,此地地处北纬40°,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环境十分有利于农业发展,燕云地区在历史上,一直是我国农业最发达,且是经济最繁荣,与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对游牧民族而言,占据燕云之地,可改变自己的被动局面,他们虽然能征善战,但是缺乏先进的文化制度,也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来源。所以他们在与中原王朝的战争中,固然能取得暂时的胜利,但总会被像汉、唐,这类强大的中原王朝击垮。而有了燕云十六州后,游牧民族获得了接触中原的“窗口”,从而学习中原的先进文化,与生产技术,还能在此地获得经济,与兵源上的大力补充。在蒙古人入主中原,选地定都之时,元朝开国功臣木华黎,就说燕云之地龙盘虎踞,是连接南北的重要节点,所以天子必居其中。北宋统治者,对于这块战略要地的重要意义,也是十分了然,宋徽宗才在童贯的蛊惑之下,与金人签订《海上之盟》,图谋收复燕云十六州。
后世史学家,大多怒批宋徽宗与虎谋皮,与金人签订《海上之盟》无异于引狼入室。宋徽宗在辽国颓势尽显之时,欲与金国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夹击辽国,在辽国覆灭之后,将原先给辽国的岁币,转纳给金国,以此换取燕云十六州。宋朝著名“卧底”宇文虚中,就洞察到了其中的危险,曾上书宋徽宗说:“今边圉无应敌之具,府库无岁月之储......与契丹讲和今逾百年,一切恭顺......引强悍女真为邻......恐中国之祸未有宁息之期”。意思说宋朝军备不足,国库空虚没有开战的资本,而且宋辽交好百年,在金国崛起之后,辽国对宋朝更加友好,加上金国积极备战四处侵略,一副虎狼的模样。辽国不灭,宋与金之间尚有战略缓冲的余地,边境的压力就小了许多,但辽国覆灭之后,金国就成了宋朝的接壤邻居,这无异于引狼入室,到时候恐怕宋朝就永无宁日了。”
宋徽宗的决策有一定的道理,《海上之盟》也有一定的积极性作用
事实上后续发展的结果,也的确印证了宇文虚中的预言。但我们还要分析一下,燕云十六州,在当时对北宋的影响。北宋在与辽国签订《檀渊之盟》后,在北方边境构建了三条防线:第一道位于山西恒山、雁门关,到河北大清河、霸州等地,设置了堡垒式驻军。第二道位于滹沱河到沧州、冀州、邢台一带,形成对北方防线的有力支持。第三道设立在,帝都汴京北部的黄河边,核心防御堡垒,是在大名府、滑州、濮州、齐州一线。这三道防线看似十分完整强大,但有一个根本问题,就是在于没有天险可守,面对来去如风的北方骑兵,堡垒式的军事防御体系,也很难有较快的防御反应。宋徽宗在当时,决定与金国人联手灭辽,其实也有一定的可取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