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瞻不据险地而兵败致蜀汉灭亡,面对这种情况他没有进军的勇气

2020-10-25 07:13:18 作者: 诸葛瞻不据险

再来说说,诸葛瞻为何不愿意快速进军,占据险要地形呢?之前说了,面对曹魏大军来袭,蜀汉反应是迟钝的,而在汉中丢失后,蜀汉腹地的主力部队基本上都驰援前线了,在剑阁受姜维统辖,抵御钟会。

蜀军其他主力,大致在两个方向,一个是东线的永安,一个是在南中一线,这两处都是集结着蜀军能战之士的,可是这两个方向的兵力难以及时驰援成都,比如永安的阎宇率兵西向救援成都,可是尚未抵达,刘禅就投降了。

因此诸葛瞻所统辖的部队基本上就是没有打过仗的宿卫部队,这样的部队是缺乏战力的,所以诸葛瞻应该是心里有些没底的,毕竟之前蜀汉的伏兵都被对方轻易击败了。

个人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并无大才的诸葛瞻必然缺乏快速进军的勇气,他希望观察战场局势,在做判断,所以在涪县盘桓不进,他是害怕自己率大军过去,结果邓艾大军已经突入到平原了,那么两军在平原相遇,诸葛瞻没有足够的信心击退对手吧。

《三国志.邓艾传》先登至江由,蜀守将马邈降。

诸葛瞻犹豫的时候,邓艾大军突进至江由,守将马邈直接投降了,让邓艾所部兵不血刃拿下江由,避免了在将士最为疲惫之时的时候进行残酷的攻城战。

这也是诸葛瞻担心的吧,毕竟各地守军不足,面对曹魏大军来袭,大多数守军必然选择投降,不过诸葛瞻也是尝试性进军的。

《三国志.诸葛亮传》瞻督诸军至涪停住,前锋破,退还,住绵竹。

驻军在涪县的诸葛瞻也是派遣先锋军向北试探前进的,结果是被打败了,诸葛瞻随后率军退守绵竹了,并且最后战死在绵竹。

可以说诸葛瞻盘桓不进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畏战,更不是怕死,因为他身份已经不允许他退却了,只有死战,不然的话,他完全可以一下子逃回成都,那样的话是可以保命的,但是诸葛瞻没有,而是坚守在绵竹。

《三国志.邓艾传》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马师纂等出其左。忠、纂战不利,并退还,曰:「贼未可击。」

哪怕在绵竹之战的时候,诸葛瞻率军也是一度抗住了邓艾所部的进攻,也不是完全的溃败。

总的来说就是,诸葛瞻的确没有大才,并无挽救蜀汉于危难的能力,但是面对邓艾奇兵的出现,统帅当时蜀汉最后一支机动兵力的诸葛瞻,在有顾虑的情况下,并未强占险地,最终被邓艾击败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国志.邓艾传》《三国志.三嗣主传》《三国志.钟会传》《三国志.黄权传》《资治通鉴.魏纪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