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老书记给鄱阳人写墓志,官居副国级,他为何喜欢鄱阳?

2020-10-23 15:21:12 作者: 上饶老书记给

即便在新中国初期,凰岗依然是鄱阳最重要的通商埠口,凰岗昌江畔挺慢了乌篷船,景德镇、乐平、祁门等地客商到凰岗码头购买物资。

第四:凰岗人孝顺,感动了范仲淹老书记,甚至让他落泪。凰岗徐氏,从唐末五代初(924年)迁居凰岗,因战乱,徐布卿(统称皖西南徐姓祖先)滞留在凰岗,并于公元933年病逝。七个孙子中,三个孙子留下守墓,范仲淹在饶州任职时,徐氏已在凰岗繁衍了100余年,成为大族。

饶州凰岗徐氏季坤墓

尤其是凰岗徐氏三世祖徐季坤因为信仰不惜生命,感动了我们上饶老书记范仲淹。鄱阳凰岗《徐氏宗谱》内载《七公墓志铭》,就是由我们鄱阳老书记范仲淹撰写,从墓志铭中可以得知:墓主人徐季坤(字宁卿),因其父亲徐布卿“由浙之龙邱宦游鄱之凰冈,爱其山水秀拔,田野衍沃,遂家于鄱。”兄弟七个,因排行老七,故称“七公”。享年三十六岁。公生三子,“皆教之以义方,而诸子挺然树立,足为乡邦仪表。”碑文中记载的“兹卜于巍石山球形穴”“获此吉壤,将来后嗣蕃然殊未可量也。”这与当地民间传说:其子孙“螽斯蛰蛰,麟趾振振”相吻合。

作为饶州知州的范仲淹地位很高,为何会给凰岗徐氏写墓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范仲淹的个性和凰岗徐氏三世祖徐季坤很像,他要做官,就做好官,信念坚定、从未改变;同样他也是孝子,1026年,上饶老书记范仲淹母亲谢氏病逝,老书记辞官丁忧三年。曾国藩也因丁忧了三年,获得“文正”的谥号。相比我们上饶的老书记范仲淹,曾国藩就逊色多了,因为曾国藩他所处的时代是清末,而我们上饶老书记范仲淹所处的时代,是宋朝的强盛时期。

在为官道路上,范仲淹也老书记也经历了许多挫折,不过他始终坚持敢言直谏的作风,有人劝他谨言慎行,但他回答道:“宁鸣而死,不默而生。”范仲淹在鄱阳的近四年中,如果不是非常喜欢凰岗,他应该不会凰岗的徐姓写墓志,你说对不对?而且,范仲淹的商业头脑,很可能在我们上饶凰岗学到的,他在杭州担任知州的时候,就运用经济手段服务民生。

鄱阳芝山公园上饶老书记石塑像

一是,高抬物价;二是大兴土木。这两个政策,使得遭受自然灾害的杭州,竟然迅速恢复了平静,甚至受到了宋仁宗赵祯褒奖。他抬高物价后,使得各地的粮食纷纷调往杭州;他劝方丈说,现在天灾影响,用工便宜,修建雷峰塔等寺庙,灾民有活干。我们上饶的干部至今没人能超越老书记范仲淹,只因凰岗繁华不在、没给干部沾光。

所以呀,建设好上饶,就要像上饶老书记范仲淹一样,重视鄱阳,鄱阳的东大门凰岗守住了,光照得进,风也挡得住。

你经常听到范仲淹三个字,你想到过饶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