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老书记给鄱阳人写墓志,官居副国级,他为何喜欢鄱阳?

2020-10-23 15:21:12 作者: 上饶老书记给

上饶老书记忧国忧民,达到了“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境界,余小平之辈难以企及。西夏平定后,范仲淹发起“庆历新政”,他颁布了十条政令,比如,老百姓减税,减少官员数量,要根据政绩考核官员,打击贪官污吏等,只是新政没推行多久,遭到了欧阳修等人的反对。这次,54岁的老书记急流勇退,还是和30多岁时顶撞刘娥那样,辞职去周口(陈州)担任知州一样。

只不过这一次离去,我们的老书记再也没有了高官厚禄的雄心壮志,他厌倦了官场,先后在邓州、杭州等地为官,在邓州的时候写下闻名天下的诗句——《岳阳楼记》,表达了“居庙堂之高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毕生追求。从54岁起,我们的上饶老书记从京官,成了地方官员,不过他心系天下黎明百姓,兴修水利、又是劝课农桑,干得风声水起。

我们的老书记范仲淹,走到哪里,哪里就有光,他对贪污腐败、尸位素餐的官员毫不客气,大笔一挥就把官员拿下。公元1052年,64岁老书记在他的出生地徐州赴职,任上去世。宋仁宗赵祯痛哭流涕,范仲淹怎舍君而去,皇帝将我们的老书记送到京城洛阳,安葬在其母谢氏旁边,并谥号“文正”,墓前悬挂由宋仁宗赵祯赐的篆额——“褒贤之碑”,墓志由欧阳修撰、王洙书(训诂、书法家),哀荣尽显。

此外,全国为我们上饶老书记范仲淹开追悼会,比如,欧阳修在追悼会上说,公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王安石说,一世之师,由初起终,名节无疵。理学鼻祖朱熹说,天地间气,第一流人物。即便到了清代,光绪皇帝依然为我们鄱阳老书记送上“以道自任”的匾额。老江说,每个党员干部都应该学习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就是我们上饶(鄱阳)老书记高风亮节,千古留名,在鄱阳还有千年柏树十八株,当地人都称其为“范公柏”。 其实,我们上饶老书记范仲淹,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凰岗,他甚至为凰岗徐姓三世祖徐季坤写了墓志(族谱有记载,文末附),这是上饶任何姓氏绝无仅有的殊荣。为什么我们上饶的老书记范仲淹特别喜欢凰岗呢?笔者分析,有四个原因。

第一:范仲淹,生徐国(徐州),徐国就是徐姓的发源地,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子嗣封地在徐地。徐国灭亡后,偃王的子嗣以徐国为姓。范仲淹的祖上,长期在徐国为官。老书记贬为饶州知州时,听到饶州凰岗也有一个姓氏和他一样,从徐国而来,于是触景生情,额外亲切,所以我们上饶老书记范仲淹常去鄱阳凰岗。

第二、求证,宋真宗赵恒为何将景德年号赐予昌南?范仲淹属于宋真宗赵恒遗臣,赵恒喜欢瓷器,他公元1005年将年号景德赐予了江西的昌南。其实昌南在哪儿?准确的说应该是丽阳镇。前几年在丽阳出土的古窑陶瓷,将景德镇陶瓷史推进了几百年,丽阳港口深,陶瓷丽阳到达凰岗码头,然后通长江入海。

饶州凰岗

因为喜欢陶瓷,他去了景德镇,因为景德镇通商埠口凰岗。

第三:凰岗很可能就是鄱阳的古县城,非常繁荣,作为经济重镇,范仲淹自然重视。凰岗而且很有可能是古鄱阳的前身鄡阳县,鄱阳的演变史,应该是从鄡阳到古县渡,再到现在的鄱阳。相传,吴芮又名番君,曾任鄡阳县令,他在郭璞峰求学,秦代统一六国后,吴芮担任番令。

西汉时期,江西出现大地震,刘贺墓下沉,原属于鄡阳的一部分人迁移到九江郡的都昌,不过他们怀念故土,还延续使用鄱阳古县名鄡阳。此后,岳飞、赵孟頫等也到过凰岗,在那个年代饶州要冲的凰岗在老书记范仲淹的眼中,是非常繁华的乡镇,凰岗人世居昌江河畔,“舟车四达”、“百货归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