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古人书法密码:“观其下笔处!”

2020-10-17 04:01:23 作者: 破解古人书法

沈尹默先生在其所著《书法论丛》中,谈到对起笔的观察时说:

“把身边携带着的米老七帖照片,时时把玩。对于帖中‘惜无索靖真迹,观其下笔处’一语,若有领悟。就是 他不说用笔,而说下笔,这一‘下’字,很有分寸。

我就依照他的指示,去看他七帖中所有的字,每一个下笔处,都注意到,始恍然大悟,这就是从来所说的用笔之法。非如此,笔锋就不能够中;非如此,牵丝就不容易对头,笔势往来就不合。明白了这个道理,去着手随意遍临历代名家法书,细心地求其所同,发现了所同者,恰恰是下笔皆如此,这就是中锋,不可不从同,其他皆不妨存异。”

沈先生不愧帖学高手,对笔法的钻研很到位, 这个“下笔处”便是书家用笔的痕迹,精于笔法者多能表现得丝丝入扣。王羲之《兰亭序》是表现“下笔处”最为详尽的法帖。

这里收集了四位书法家写的“水”字,“水”字每笔首尾处有细如发丝的牵丝连带, 是为“下笔处”。

王羲之《兰亭序》

米芾《蜀素帖》

黄庭坚《寒山子庞居士诗卷》

怀素《小草千字文》

《蜀素帖》也有丰富的“下笔处”,在笔画的起笔和收笔处,呈现出细小牵丝,便是笔法痕迹。 如与黄庭坚笔法相比,可以看出黄字更注重藏笔,米书多率意露锋。至于怀素也是写得非常含蓄而有意味。

但是,实际临写时不要亦步亦趋地模仿牵丝之处,只要笔法对头,笔意到了,形态随他而去就好。赵宧光《寒山帚谈》对此有很好说明:

“行书之带笔,乃其过脉处,锋势与本文必有节奏,其字如有骨力。若其浑去不分者,狂草则可,不然则败笔也。名家作书,但宁念本文,其锋势引带,无意得之。不知者先已宁意引带,何暇分出本文?是以浑浑失之远矣。即有意分出,意又杂乱。临仿法书至有引带诸字,勿临带笔。本文成熟,带笔自随,随正文书,自然节奏。此临仿要诀,不可不知。”

引带繁乱,难免陷入轻俗油滑之歧途,临帖贵在分清主次,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或者因小失大。

转载声明:本文系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