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绝代”南唐何以立足中原,影响后世?

2020-10-12 17:46:55 作者: “风华绝代”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南唐,就好像是误入藕花深处的小舟,惊起了一滩鸥鹭,却又很快隐于碧波,只留下当年惊鸿的照影,令后人念念不忘。

南唐存在的这短短三十九年,究竟是什么赋予了它足以影响后世的魅力?它因何而来,又为何只留下传说而去?

在中国漫漫五千年的历史中,南唐仅仅存在了三十九年,相比开创千古统一基业的大秦帝国、无人敢犯的盛世汉唐,南唐的存在似乎没有那么耀眼,甚至它并不能作为一个朝代而存在。

后世许多正统的历史学家认为,南唐绝不是一个正统的中原王朝,而是一个“篡权”“窃国”的“窃贼”,它与五代十国其他国家并无不同,都是背叛旧主的贼子、叛逆。

然而,同为割据一方的政权,五代十国的其他政权,却又都无法盖过南唐的辉煌。

草根皇帝的建国史

李昪生于微末,父亲李荣不幸在战乱中失踪,不久丧母,李昪从此浪迹在濠州,这时候的李昪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流浪汉,在开元寺附近讨生活。战乱年代,朝不保夕,说不准哪天自己就被战火波及,就算不受战乱之害,没钱没粮,更遑论前途。

正如李昪所想,战火很快就烧到了濠州,濠州城破。就在这个时候,李昪遇到了改变他人生的贵人——李昪的养父,吴太祖,杨行密和他的部将徐温,改名徐知浩。不用担心生存问题的李昪开始谋求自己的发展,读书、骑射无一不精,建功立业,逐渐掌握了一定的权力。

李昪和他的子孙不同,是一个极富野心的人,他在等一个机会。终于,养父杨行密、徐温相继去世,他的机会终于到了。他步步谋算,环环相扣,终于,公元937年,李昪称帝,两年后,以李唐子孙自称,改国号“唐”。自此,南唐建立。

李昪以唐朝正统自诩,但历代历史学家却不这么认为。正统史学家认为,南唐是“世家”,是“僭伪”,野史中对李昪却多有推崇,这与当时的政局密切相关。关于南唐的“正统”之争一直持续至今,未有定论。

但是,“正统”与否,却不是南唐得以立足,并流传后世的原因。那么,是什么使得南唐如此风华绝代?

南北政权的牵制者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混乱割据的朝代,分裂是这个时期政权的基本格局。

每一个割据政权都渴望实现一统,却都不了了之。这个时期的割据政权中,有一种不可忽视的矛盾——南北之争。

北方政权想南渡长江,一统江淮,南方政权也无时无刻不想北伐。南唐立国,继承江淮吴地基础,占据长江天险,东与闽、越相接,北踞长江与中原政权对峙,西靠荆楚,南临南汉,可谓兵家之必争之地。

中原政权想要入主南方,必然要解决掉南唐这个绊脚石。牵一发而动全身,南唐政权如果被吞并,意味着其他南方割据政权也同样危在旦夕。

杨行密在位时期,吴国曾与朱温一战,吴国大胜,从此盘踞江南,中原政权不能与其相争。

南唐继承吴国基业,休养生息,不妄动兵戈,但是在南北关系上,表现出一贯的强势,到中主李璟,对北方进行过几次征伐,尽管收效甚微,没有对北方政权造成实质上的伤害,但是足以看出,在当前格局中,南唐是占据一定主动权的,并不是一直处在一种被动挨打的局面。

我国地大物博,山河纵横,早期的行政区划以山河为界,再加上中国传统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各地区之间极其容易形成封闭的生产生活环境,导致不同地区之间缺乏交流,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观念。

从这个角度上讲,大一统的实现,本质上是某个强势地区利用自身强悍的军事、政治、经济实力对其他地区实行控制,并采取一定手段,缓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政治矛盾,维持不同地区之间的平衡。当政权不够强势时,就会出现五代十国这种分裂割据的情况。

很显然,当时中原政权、南方分裂政权之中的任何一个都不具有这种压倒性的优势。因此,政权之间为了获得更大的权力、或者为了自保,就会选择联盟。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