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厂卫究竟是怎样的组织?谈起厂卫为何就会谈“虎”色变?

2021-08-28 06:17:33 作者: 明朝厂卫究竟

  提起厂卫,人们立即想起明朝的“鲜衣怒马”锦衣卫。厂卫到底是什么组织,为什么人们谈起厂卫就会谈“虎”色变?事实上,厂卫并非一个组织,而是数个组织的合称,除了锦衣卫外,还包括东厂、西厂、内行厂等。这些组织有一个共同之处,这就是无论是锦衣卫还是东厂、西厂、内行厂,都是手段毒辣、无孔不入的特务组织,这也是人们对厂卫谈“虎”色变的重要原因。神秘的明朝厂卫究竟是怎样的组织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厂卫的历史上,锦衣卫建立最早。锦衣卫本是皇帝贴身禁卫军。明初的军制比较简单,其基层单位是“卫”和“所”,每卫辖正规军士约5000人,其下设所,分为千户所和百户所,京城的禁卫军所辖卫所为48处。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决定改革禁卫军,建立了12个亲军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锦衣卫”。

  锦衣卫的首领称为指挥使,通常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很少由太监担任,其职能是“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负责执掌侍卫、展列仪仗和随同皇帝出巡的锦衣卫,基本上与传统的禁卫军没什么两样。例如锦衣卫中的“大汉将军”,明初约有1500人,明末则达5000余人,这些所谓的“将军”,其实主要的工作就是负责在殿中侍立,传递皇帝的命令,同时承担宫中的保卫工作,而这些都是传统禁卫军的基本职责。

image.png

  至于“巡查缉捕”,则是锦衣卫区别于其他各朝禁卫军的特殊之处。其实朱元璋建立锦衣卫的初衷也只是用来行仪仗和侍卫之职,然而生性猜忌多疑的朱元璋在向明初的开国功臣们举起屠刀后,越来越感觉司法机构如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并非可靠,于是便将身边的锦衣卫的职能进行调整,原本只是负责宫廷保卫的锦衣卫便拥有了侦辑、刑讯的职能,变成超越正常司法体系的御用特务机构。

  负责侦缉刑事的锦衣卫机构是南北镇抚司,南北镇抚司下设五个卫所,其统领官称为千户、百户、总旗、小旗,普通军士称为校尉、力士。校尉和力士在执行缉盗拿奸任务时,被称为“缇骑”,缇骑的数量,最少时为千余人,最多时达六万之众。锦衣卫官校一般从民间选拔孔武有力、无不良记录的良民入充,之后凭能力和资历逐级升迁。

  北镇抚司专理皇帝钦定的案件,拥有独立的监狱,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不必经过一般司法机构。锦衣卫这种独立于外的办案体系给自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也使自己成为恐怖的象征。

  有人认为,由于明初两代皇帝朱元璋、朱棣权力合法性危机一直存在,二者对皇权的维护和巩固有着其后继者所没有的强烈欲望,这就使得锦衣卫“巡查缉捕”的职能被无限度扩大了。按规定,锦衣卫的工作主要是侦察各种情报、处理皇帝交付的案件也就是诏狱。

  由于直接向皇帝负责,因此正常的司法机构都没有能力干涉、限制他们的活动,于是便常常出现缇骑四出,上至宰相藩王,下至平民百姓,都处于他们的监视下,对他们的命令只要稍有拂逆,就会家破人亡,导致全国上下笼罩在一片恐怖气氛之中。有明一代,北镇抚司大牢中经常关满了各种无辜的人们,死于锦衣卫酷刑之下的人士更是不计其数。

image.png

  在中国绵延数千年的专制统治历史上,特务统治并非明朝首创,恐怖气氛也时有出现,“道路以目”便是历史上恐怖时局的真实写照。然而,前朝历代的恐怖统治大多都仅限于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如武则天为争夺李唐天下就曾大行特务统治,致使当时一度告密风行,酷吏当道,全国陷入恐怖之中,一旦其掌握了权力,便很快改变了这种恐怖的氛围。

  然而,明朝的特务恐怖统治几乎从未间断,这种无节制的滥捕极大地影响了皇帝与官僚机构之间的关系,使百官、民众、军队与皇帝离心离德,难怪有人说明朝不是亡于流寇,而是亡于厂卫。

  锦衣卫另一项臭名昭著的职能就是“执掌廷杖”。廷杖制度始自明朝,是皇帝用来教训不听话的士大夫的酷刑。一旦哪位倒霉官员触怒了皇帝,就会被宣布加以廷杖,立刻被扒去官服,反绑双手,押至行刑地点午门。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