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是古代最早的酒器之一,其功能相当于现代的什么东西?

2021-05-15 16:19:15 作者: 爵是古代最早

  爵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盛放、斟倒和加热酒的容器。爵在商代和西周青铜器的考古发现中是非常常见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image.png

  爵是什么

  爵可以说是最早的酒器,功能上相当于现代的分酒器或温酒壶。流行于夏、商、周。爵的一般形状,前有流,即倾酒的流槽,后有尖锐状尾,中为杯,一侧有鋬,下有三足,流与杯口之际有柱,此为各时期爵的共同特点。

  青铜器爵实际上就是祭祀时盛酒的礼器,可用于加热,以供神享用。其形状为“圆腹前有倾酒用的流,后有尾,旁有把手。

  中国古代青铜器源远流长,绚丽璀璨,有着永恒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传世和近几年发现的大量青铜器表明,青铜器自身有着一个完整的发展演变系统。自夏、商、周至秦、汉整个青铜器发展史,大约可以分为十三期:即夏为二里头文化期,商、西周、春秋各为早、中、晚三期,战国分作早期和中、晚二期。秦、汉为青铜器发展 史的余辉。而青铜器爵在各期的特征,有不同的发展,其间最辉煌与最早当为青铜器“爵”。而透过爵的发展可以看到中国青铜器各个时代的不同特点。可以说,爵是青铜器中不可缺的重要一簇奇葩。从各个不同时期来看爵的表述:

  就现今发现的来看,最早青铜器起源为科学发掘的“二里头文化期”的青铜礼器,而其间发现的酒器“爵”,基本的特点是流狭而较平,尾短、无柱,或有柱状的雏形,底平。

  体较扁,下承三足。体型分长体束腰式,长体分段式和短体束模式等数种。足有长短两类,长足为三角尖锥形,短足为三角段形,有些短足可能是使用损蚀所致。有的做成镂空状。

  历史

  二里头文化

  公元前1900-前1600年:二里头文化期得名于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掘。二里头遗址发现了相互叠压的四个文化层次,发掘了墓葬和宫殿遗址。

  二里头发现的青铜器不多,是一些小工具和兵器矢镞及戈、戚等,但是发现了青铜礼器爵,爵的整个数字虽还不足十件,但在铸造史上极为重要。从铸造简单的兵器、工具到铸造容器,在技术上是一个飞跃。中国古代青铜器以礼器为主体。青铜礼器是青铜时代的主要征象。二里头文化中青铜礼器的发现。表明历史已进入具有古代中国特色的青铜时代。

  二里头文化中的青铜礼器出土于二里头文化第三期。据碳14测定,整个二里头文化期大约为公元前1900-前1600年,属于夏代历史的范围。夏人能铸造铜器,史有明载。二里头文化是夏代的青铜文化

  商代早期

  公元前16世纪——前15世纪中叶:较早的器类比较简单,但是爵、觚、凶楹系囊惶拙破鳎已普遍出现。爵的形状承继二里头文化式样,一律为扁体平底。流甚狭而长。

  商代中期

  公元前15世纪中叶-前13世纪:爵尾虽然与早期相似,但流已放宽,出现的圆体爵是放所未见的。

image.png

  商代晚期

  公元前13世纪至前11世纪 又分为殷墟时期前段:值得注意的是,方器在这时大为发展,殷墟五号墓出土的有方爵、方壶、方缶等等,而传世器中还有方觚、方觯,几乎凡主要的酒器都有方形,从整体来看,虽然方器是很小的一部分,但却是富有特征性的器物。五号墓圆体爵和平底扁体爵共出,但总的来看、扁体爵的数量很少。殷墟五号墓出土爵近五十器。

  殷墟时期后段

  沿用的酒器中爵觚大致相似,只有小的变化,例如平底爵巳不再出现,爵柱的位置后移等,继续行用袋足,但体形都较为低而宽,柱饰粗壮。式样较前减少,此时行用的多为袋足,开始有形体亦较低的式样出现。

  西周早期

  武王至昭王 :西周早期爵也有某些特点,形体高低各有不同,但流部两侧前端高于后端,是多数器的共同特点。具有刀形足的爵,也是此时的特点之一。

  西周中期

  穆王至夷王:饮酒器中爵的遗存甚少,痪爵和孟爵仍然保持西周早期式样。但是这时出现了三种饮酒器,一是形如无提梁的小卣形器,一是其圆似杯的小觯形器,另一是深垂腹小尊形器,均铭为饮壶。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