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藩镇势力是如何形成的?为何形成后无法再控制?

2021-01-02 07:44:23 作者: 唐朝的藩镇势

  今日小编给咱们带来唐朝的藩镇实力是怎么构成的?感兴趣的读者能够跟着小编一同看一看。

  唐玄宗时期,好高骛远,边将们都把拓疆开土作为升官发财的重要途径,所以导致唐朝与周围街坊之间,频频产生战事。西边是吐蕃,北方、东部主要是突厥、契丹和奚国。

  因为在唐高宗时期边境面积到达整个唐朝的最大值,所以广阔的边境需求唐军在远离中心的当地作战;另一方面,到了唐玄宗时期,实施军制变革,改府兵制为募兵制,这样就造成了兵随将走,将领拥兵自重的客观条件。

  在此情况下,唐玄宗决议建立节度使,共设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时称天宝十镇,大致适当于现在的军区,总称“藩镇”。

image.png

  一开端藩镇的数量不太多,区域仅限于相对落后的边疆地区,独立性也依然有限,中心朝廷对他们能够进行有用的控制。

  但在安史之乱开端后,安禄山的戎行很能作战,他们一路势不可当,打得大唐的中心军是连战连败,没用多长时刻,就占据了洛阳、长安两京。

  唐玄宗在叛军霸占长安前仓皇出逃,不得已,只好给当地节度使大规模放权,下诏允许各地节镇自募戎行,自调兵食,自署官吏。

  从此以后, 藩镇的数量就增加了许多。他们变成了军政一体,独立性很强的“特别行政区”,并且越来越多,遂渐遍布全国,致使“特区”不特,唐王朝的中心直辖区,只剩下了两京邻近的一隅之地。

image.png

  这些军镇等级凹凸有很大不同,最重要的州,建立节度使,能够指挥好几个州的军事;非必须的一些州,则建立防护使或团练使,办理本州事物。

  除此之外,后来又呈现一个叫“留后”的称号,它不是正式官名,而是署理节度使或署理防护史的意思,表明自发上台,没有得到中心供认的非正式首长。

  一开端这些军镇的领袖都是由中心直接录用,但跟着时刻的推移,这些藩镇开端尾大不掉了,并逐步演变成事实上的世袭制。

  此刻的藩镇,不光是领袖不必朝廷“操心”了;便是连税收,他们也替朝廷收了。

  “北方的藩镇既独当一面,一到九世纪初期全国只要东南地区约占唐帝国四分之一的当地还向中心准时交纳税务收入,北方约有四分之一当地则全不交纳,其他约占一半的当地则交纳无定。”(《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黄仁宇)

  已然藩镇侵占了国家的税收以自肥,已满足其戎行开支。可是当朝廷调遣藩镇戎行脱离他们的辖区,去别处平叛时,其所需之粮饷衣物等又悉数要中心承当。所以常常有暴乱产生,原本捉襟见肘的中心财政又会因此而落井下石。

  鉴于藩镇实力开展的气势太猛,所以后来的皇帝也进行了削藩的测验,惋惜都失利了。

image.png

  唐德宗李适即位后,一向企图削夺拥兵自重的当地藩镇节度使的权利,为此不吝运用武力。

  公元781年(建中二年)正月,河北成德镇节度使李宝臣病死,依照以往构成的常规,他的儿子李惟岳上表,恳求承继父位。

  李适早就想清除藩镇父子相传、不听朝命的坏处,所以就坚决的拒绝了他们的这一要求。

  唐德宗的这个做法,引起其他节度使的惊惧,他们也怕自己的方位不能够传于下一代,卢龙节度使朱滔自称冀王、成德王武俊称赵王、淄青李纳称齐王、魏博田悦称魏王,“四镇”以朱滔为盟主,联合对立朝廷。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