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班挨家挨户敲门催人上班

2021-08-20 20:02:26 作者: 塔利班挨家挨

而重来的塔利班似乎愈加重视这一点。穆贾希德17日在喀布尔表示,塔利班希望与各方都保持良好关系,以发展经济、实现国家繁荣。

而在夺取喀布尔和宣布建国后,塔利班由充满武装斗争经验的“战斗者”摇身一变成为了执政者。这也意味着塔利班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完成它并不熟悉的“经济考卷”。

在民生方面现在就很让塔利班头疼。在塔利班进入喀布尔后,不少普通市民表示现在最让他们担忧的不是安全形势,而是节节攀高的物价。

由于常年战乱和动荡,阿富汗人的工作极不稳定,收入水平低下,平均月收入在40美元(约合267元人民币)。而如今的战争和冲突却使得物价不断攀升,让当地人的生活雪上加霜。

在市场上,现在一袋面粉约2000阿富汗尼(约合165元人民币),10升食用油约1400阿富汗尼(约合116元人民币),7公斤的大米是350阿富汗尼(约29元人民币),对于普通阿富汗民众来说难以承受。

而宏观经济更加堪忧。历经了多年战乱后,阿富汗的交通、通信、工业、教育和农业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也让其长期处于最不发达国家行列。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60%的家庭部分收入来自农业生产。

在几个月前,世界银行在一份报告中对阿富汗经济的特征做了概括:自身极为脆弱,且严重依赖外援。

以教育基础设施为例,喀布尔大学是阿富汗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多年战争让这里遭到严重损毁,一些学院连电和暖气也没办法正常使用。在阿富汗前政府的请求下,2011年,中国政府出资援建阿富汗喀布尔大学。

据媒体报道,中国援建企业给他们的工资一般是每月2000元人民币,技术工人可以达到4000元,还有加班奖金。据新华社报道,今年6月27日,中国援建的阿富汗喀布尔大学综合教学楼和礼堂项目移交仪式通过视频方式举行。中国驻阿富汗大使王愚和喀布尔大学校长巴伯里签署了交接证书。

家里有矿,但“没有硬通货”

阿富汗依赖外援的程度之高让人触目惊心。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在2019年阿富汗接受的外援金额相当于国民总收入的22%。而在十年前则高达49%。近年来,国际社会向阿富汗提供了近千亿美元的援助,积极支持其和平重建与发展。

如今由于塔利班上台执政,阿富汗新政府预计将无法在11月收到国际社会承诺的120亿美元援助。显然,新政府也无法调拨到政府在海外的资产。

一名美国白宫官员表示,将冻结阿富汗政府在美国的资产。阿富汗央行负责人曾表示,央行拥有包括现金、黄金和证券在内价值约9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中约70亿美元储备存放于美国。

在塔利班进入喀布尔之前,美国政府还取消了原定运往阿富汗的大批美元现金,美国政府表示,是为了避免数亿美元落入塔利班之手。

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8日也宣布,暂时冻结阿富汗获得特别提款权等资源的渠道。一名IMF新闻发言人当天发表声明说,目前国际社会在承认阿富汗政府方面缺乏明确性,因此该国将无法获得特别提款权或IMF的其他资源。

特别提款权是IMF于1969年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用以弥补成员官方储备不足。按照现有份额比重,阿富汗本应获得总额约相当于4.4亿美元的特别提款权。

缺乏硬通货,有观察人士指出塔利班或许会利用阿富汗的矿藏进行变现。

阿富汗矿藏资源较为丰富,但未得到充分开发。位于首都喀布尔南部的埃纳克铜矿已探明矿石总储量约7亿吨,铜金属总量达1133万吨。据估计可能是世界第三大铜矿带。阿还可能拥有全球第五大铁矿脉,煤储量约7300万吨。

但阿富汗的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电力匮乏,公路、铁路残破不堪。开发矿藏难度很高,在短期内也不是解决阿富汗经济困局的良策。

正如华春莹19日表示,阿富汗国内积累了诸多矛盾,美国又留下了大量难题,和平重建的进程难以一帆风顺。在此过程中,国际社会应共同鼓励和支持阿富汗各党派、各民族团结合作,翻开阿富汗历史的新篇章。

阿富汗塔利班:将尊重阿富汗女性权利

日前国际上最受关注的事件莫过于阿富汗局势。在阿富汗塔利班正式接管当地各大省会权力之后,美国在阿富汗长达20年的地区战略,也是宣告以破产告终。而阿富汗塔利班在掌权之后的动作也备受关注,要知道打江山不易,但守江山更难。阿富汗塔利班若是想要让阿富汗能够真正走上发展的道路,就必须要做出重大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