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磅宇宙”的说书人︱走近科学

2021-08-02 19:17:06 作者: “三磅宇宙”

基于这一指导思想,顾先生写出了《脑海探险——人类怎样认识自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和《三磅宇宙与神奇心智》(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7年)这两部互为姐妹篇的作品,生动地体现了科普作家应该“不仅介绍知识,还要介绍思想方法,不单是抽象地介绍原则,而是通过具体故事介绍,使读者有所感悟”。

顾先生走的第三步是:“上了书的就一定都对吗?还有什么开放问题?引导读者同步思考前沿难题。”

我认为,对于科普创作,尤其是高端科普,顾先生所言“引导读者同步思考前沿难题”是特别富有创见和启发性的——后文将再次谈及这一点。

而今,年逾八旬的顾先生志存高远,还有着进一步的目标:努力把这三步融为一体。

02

《脑海探险——人类怎样认识自己》和《三磅宇宙与神奇心智》,讲述了自古至今脑科学发展史上一次次的激烈争论和重大突破,它呈献给读者的不仅是脑和心智的知识,更是探求知识的艰辛历程和求真精神。书中不但不回避至今科学界尚有争论的问题,而且还能在如实介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鼓励读者思考判断。

这两本书,前者侧重于作为物质实体的脑本身,兼及人脑相对于其他动物的脑的独特之处、脑的多学科研究历程以及脑研究的前景展望。后者的主题是“脑与心智”,也就是探讨客观的脑怎样产生主观的心智,或脑与心智两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即所谓的“心身问题”。

书名中“三磅宇宙”的寓意,是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小宇宙”,即大脑。它虽然只有三磅(略少于1.4千克)重,却如同无垠的宇宙一样复杂和神秘。因此,许多科学家就谑称大脑为“三磅宇宙”。探寻人类心智是如何从这“三磅宇宙”中诞生出来的,乃是现代认知科学甚至整个生命科学面临的最大挑战。

顾先生在《三磅宇宙与神奇心智》的“自序”中写道: 和《脑海探险》的写作思想一脉相承,“本书并不是一本单纯的认知神经科学史,也不是一本认知神经科学家传记集,更不是一本认知神经科学教科书,而是试图把这三者的有关内容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来回答所提的问题。

初稿竣工,作者又仔细重读,“发现有许多拘泥于科学史细节,而对一般读者甚少帮助,甚至败坏了读者读书兴趣之处,并予以删除。不过……自己的败笔自己不太容易看出来,是否真能做到笔者对自己提出的要求,这只有广大读者才能评判。”

如此精心打造,产品的成效究竟如何?

此书的责任编辑王洋以“科普大师的情怀与匠心”为题,在“顾凡及科普作品研讨会”上说道:《三磅宇宙与神奇心智》出版后,即入选由中宣部出版局、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的“2017中国好书”;2019年又荣获第七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自出版两年多来,发行量逾4.4万册,这在今天的中高端科普图书中殊不多见。

03

顾先生谈到他的第三步“引导读者同步思考前沿难题”时,特别发问:现在有关脑和心智的认识,即使上了教科书被认为是“定论”的知识,是否真的那么确凿无疑?

他认为,把自己放在一个学生甚至是孩子的视角去读、去想是有好处的,也许倒可以在某些情况下看清“皇帝的新衣”。

对此,顾先生回望2012年欧盟人脑计划将启未启之时,自己对新计划所提的十年内造出人工全人脑深表怀疑。

他曾和一位同事讨论这个问题,同事表示:“这些人都是些聪明人,他们不会想不到连我们也能想到的问题。”但是,顾先生想到,皇帝的大臣们也是些聪明人,然而利害关系却使他们假装“看到了”皇帝的新衣。这促使顾先生同国内外的一些同行更深入讨论这个问题。

偏巧,一位德国IT工程师卡尔·施拉根霍夫(Karl Schlagenhauf)博士,也像他一样对这些问题有强烈的兴趣,而且也已退休。他俩从未见过面,而是通过共同的朋友介绍开始网上通信。先是关于对欧盟人类脑计划的评价,进而讨论和争论脑科学中的种种开放问题、人工智能的进展与前景、意识问题、脑科学大计划以至科学方法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