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北三县一体化写进“十四五”,北三县户籍能否变京籍

2021-03-31 14:40:35 作者: 通州、北三县

几年来,北京与北三县在交通、产业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一体化方面有序推进。

先来看交通一体化。几年来,北京与廊坊北三县有序实施交通一体化项目。据介绍,通州区与北三县联通道路已达到10条,其中高速公路3条、国道4条、市道2条、县道1条,联通桥梁5座。同时,两地已有21条通达公交线路。随着轨道交通平谷线加快建设,两地群众出行将更加便捷。

再看引导适宜产业向北三县转移布局方面。据介绍,北京市已连续两年举办北京与北三县项目推介洽谈会,累计签约85个项目,意向投资额达到552亿元;组织北京8家行业协会、50余家重点企业与北三县合作,聚焦产业链构建,精准对接北京优势资源。

在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延伸布局方面,据介绍,北京市教委与廊坊市政府签署《北三县地区教育发展合作协议》,每年选派北京教育专家赴北三县开展送教活动,组织优质学校接收北三县教职员工来京跟岗研修等。

此外,朝阳医院等4家市属医院对口支持北三县燕达医院,帮助其成为三甲综合医院,年门诊量增加7倍多;北京市属医院对口帮扶北三县开展各类专业技术培训680余人次。

无论是从交通、产业,还是从教育和医疗,一个个亮眼数据的背后,折射出北三县与通州区一体化已经深度融入、同向同步。

“从‘三统一’到‘四统一’,从‘协同发展’到‘一体化发展’,北三县未来想象空间巨大。”李国平表示。

这个巨大的想象空间,激活了很多人的想象:是否包含户籍一体化?是否意味着“北三县”的“入京梦”不再遥远?

户籍一体化涉及行政区划调整

北三县虽然在行政上隶属河北廊坊市,但从地图上看,却被京津包得严严实实。特殊的地理位置,让这里成为了河北的“飞地”,北京的“后花园”。

如今通州北三县一体化发展写入“十四五”规划,让不少人看到北三县划归北京市的希望。

“北三县有可能划归北京吗?”早在2005年就来北京工作、在燕郊买房的宋女士,向记者抛出的这个问题,代表了不少居住在北三县人的心声。

李国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通州与北三县一体化发展,主要涉及交通、产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目前看跟户籍完全没有关系。“现在虽然是联动一体化发展,北三县与通州的联系更加紧密,但这并不意味着北三县户籍会变为北京户籍。因为户籍本身牵涉到行政区划的调整。”

日本的东京都市圈是由一个都和3个县组成。这个都市圈的人口超过4000万,占该国人口的1/3, GDP占日本全国的一半,城镇化水平达到90%以上。

“尽管东京都市圈已经足够发达,但是行政区划却从来也没调整过,东京和3个县的联系照样紧密。所以一体化和行政区划调整完全是两回事。”李国平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行政区划的调整,不完全是由市场决定,而是由政府来决定,但是经济的联系并不完全由政府决定。

“说北三县跟通州联系紧密,户口就一定要一致吗?未必,有可能两者一直联系紧密,但依然是处于不同的行政区。这个关系几十年不改变也都有可能。”李国平说。

责编 | 周琦

版式 | 孙珍兰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