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2元一支的笔,晨光已撬动了万亿市场!

2021-03-30 10:37:06 作者: 靠着2元一支

靠着2元一支的笔,晨光已撬动了万亿市场!

这几年,围绕在晨光身上的抄袭、质量差、新业务增长难等问题,一直都在。

创新焦虑,抄袭不是解药

据说晨光一年能推出1000件新品,也就是说每天都有3款新产品被研发出来。

而另一方面,相关数据显示,研发费用营收占比只有1.4%,研发技术人员占比也才8%,靠这些一年原创出1000新产品,似乎难度颇大。

靠着2元一支的笔,晨光已撬动了万亿市场!

(晨光文具利润表主要项目分析)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多新产品品类要从哪来?“借鉴”就是不错的选择,无印良品、百乐、三菱甚至南孚电池,晨光都可以“借鉴”。

靠着2元一支的笔,晨光已撬动了万亿市场!

《小北读财报》中透露,就连晨光品牌图标M&G,似乎都是“借鉴”韩国文具品牌Moring Glory。

靠着2元一支的笔,晨光已撬动了万亿市场!

现在,文具产品的同质性较强,进入门槛较低,三菱、百乐等进口文具品牌,零售价格越来越低,这给晨光的“借鉴”增加了不小难度。

质量问题频发,商誉阙值下降

“抄袭”往往只能借鉴到外形, “质量”是继 “抄袭”之后被大家吐槽的第二大问题,漏墨、茵纸、飞白等负面声音不绝于耳。

2018年晨光文具就因为抽检不合格,两次发起召回。3月份召回11万支初色中性笔。6个月后,“晨光”牌冰透固体胶的总挥发性有机物项目不达标,召回共计15.36万支。

2020上半年,一条“晨光文具做了什么恶?”的问答在知乎上火了起来,实验者用晨光“速干”的中性笔写在“不易渗墨”的晨光纸上,结果出现了渗墨现象,激起了大家对产品质量的吐槽。

靠着2元一支的笔,晨光已撬动了万亿市场!

白月光变成了嘴角边的饭粒子,声讨铺天盖地。

对于性能层面的描述,晨光一直深谙语义,“不易断墨”“不易刮纸”。不易二字,内涵颇深。

对比其他品牌的产品,差别立现。

在三菱K6型中性笔提到圆弧形笔尖,去除棱角,所以不挂纸。是不挂纸,而非不易挂纸。百乐BL—P500款式,三点承托式笔尖,书写流畅不洇墨。

这些品牌,对于产品每一项功能描述,都有具体依据,和晨光的形象概括不同。

不断墨、不刮纸、不漏油……这些基本产品性能,晨光描述模糊,需要用“不易”进行修饰。握笔处带保护套“舒适”,不带保护套“防滑”,能够逻辑自恰满分。

文具行业壁垒较低,花无百日红,行业整体结构的改变,质量问题是晨光文具必要面对的。

03

国产文具上位,路阻且长

大海里才能养出鲸鱼,行业规模决定了公司的天花板。

天眼查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文具市场规模1200多亿,但国人文具消费均额仅有105元,较之全球240元的平均水平,有一倍多的差距,这样来看,文具市场规模在未来有望突破3000亿。

中国拥有3亿多的大中小学生和1亿多办公人士,他们构成文具产业的核心,需求十分稳定。

市场庞大,但集中度却很低。国内共有8000多家文具企业,超过10亿的企业仅有5家,分别是晨光、得力、齐心、广博和真彩。

从生产企业来说,数量众多,市场集中度很低,兼具品牌和规模效应的企业很少,大部分企业产品单一,竞争集中在低端产品。

晨光贵为国产大佬,也占据了仅7.32%的市场。前五大文具品牌市场之和,都不到20%。

靠着2元一支的笔,晨光已撬动了万亿市场!

而晨光文具的整体财报看起来“风光”,但对比过去,营收与净利润增速都已经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