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十三中这份光荣榜搅动家长群,她的语文成绩为什么这么好?

2020-11-26 22:33:42 作者: 杭十三中这份

就快要毕业了,心中有不舍,有留恋,有感恩,有忐忑,也有期盼。老师,同学,什么时候,我们再聚一堂,讲一张卷子,上一堂新课,这一次,每一个人都会很认真吧。让我们挽着手,走过属于小学我们的最后一个花期。你们再看看花,我再看看你们吧……

《我与书的约会》

看书,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有不同的韵味。

在家乡,有一条大河,浩浩荡荡,时而“浪淘风簸自天涯”,时而“淡磨明镜照檐楹”。

在清晨六七点时,带上一本书,穿上一双凉鞋,找一块平整的鹅卵石,一处流水浅滩。清晨的河是宁静的,冰凉舒适;清晨的风是柔和的,徐徐而来。此时翻开书,大声朗读,仿佛脚间的流水都在阅读,耳边的风在翻书。田野里,河水中,乡树中,回荡着我清脆的朗朗读书声。一篇文章读完,合上书,闭上眼,迎着风,整个人都心旷神怡,在这清晨,我深深地沉浸在书中,体会作者那深切的情。这时读书有一种连绵悠扬的诗意,又有一种豪爽的侠客风范。

而在乡下的午后,乡下的人们都在屋内午睡,偶尔传来几声犬吠。搬一张老竹椅,置于大桂树下,拿一根老冰棒,半躺在椅上,轻声细读一本诙谐有趣的书,时不时会心地轻笑,读到十分有趣的部分还要站起来,在庭院中模仿一番,随即又坐下去,继续满心欢喜地读着。整个午后就在这书海中宁静而又欢乐的度过。悠闲之情堪比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而在杭州小家里,华灯初上时,倒一杯清水,坐在小书房的书桌前,在灯光下。从高大厚重的书柜中取一本历史书,或者一本名著。借着橘黄柔和的灯光,阅读那一本书,畅游在古人的智慧之中,历史的灿烂之中,名著的经典之中。不知不觉,夜色降临,星星眨眼,月儿吟歌,天色已晚。恋恋不舍地合上书,关上灯,在梦中继续奔走在书中的世界。在家中阅读则是被温馨、温暖环抱,快乐而宁静,觅那忙碌的尘世中的一丝清闲。

读书的地方还有很多,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读书虽有不同的韵味但都让人感到快乐、慰藉。有时一个人,一本书,便是我快乐的源泉。

相信从紫玉的文字中,大家不难看出,她是一个十分喜欢阅读的人,小狮妹联系上紫玉的妈妈,她的话也印证了这一点。

紫玉妈妈说:“对于语文学习这块,孩子一直很感兴趣。我们家就住在文二路,边上有个博库书城,小时候周末我们就会带着她去书城或者青少年宫看看书,一坐就可以坐一天。孩子什么类型的书都会看,我们也不干涉,不希望对待语文学习太应试,而是希望她能够沉浸式阅读,体会文字的美,这样自然而然能爱上语文学习。这次孩子表现得这么好,我们也很意外,算是超常发挥吧,很感谢十三中的老师。但这只是一次阶段性的测试,后面还需要向很多优秀的同学学习。”

在文一街小学学习期间,金芒老师是紫玉的语文老师,提起紫玉,金老师还是赞不绝口,金老师说:“这个孩子心思很细腻,爱看书,而且善于思考。语文学习上,她很重视预习,很讲究阅读的方法,并且善于总结。毕业的时候,她还给我留下了一个自己整理的阅读笔记,里面是她自己总结的阅读方法,比如人物描写的作用、不同修辞手法作用、说明文的阅读要点、题目和结尾的作用等等,这份内容我一直存在我的电脑里。”

在之前的多次报道中,小狮妹也见过不少学霸感叹:在高手同场竞技的情况下,语文科目拉分最明显,其中阅读题占比最大。阅读题要做得好,应试技能是一方面,强大的阅读积累和理解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也有不少人都认同“得语文者得天下 得阅读者得语文”的说法。

看来,要盖好“学习”这座大楼,打好“语文阅读”这块地基,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