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补习班火爆,背后是“老母亲”们的焦虑

2020-11-08 09:59:24 作者: 跳绳补习班火

看似普通的跳绳,为何能在众多运动中脱颖而出,受到教育与体育主管部门的青睐?“跳绳能很好地练习协调性,也能为日后羽毛球所需的协调性、身段灵活性,游泳所需的全身配合打下基础。大运动练得好,精细动作才能好,这都是有关系的。”显然对孩子教育没少做功课的穆女士,为这个问题提供了部分答案。

马凌也表示,跳绳的锻炼价值较大,可以提高运动者全身的协调性、灵敏性和弹跳力,并可以通过自主掌握时间长短,来选择有氧和无氧运动。同时跳绳有单摇、双摇、单人跳、双人跳、多人跳等多种花样和形式,在锻炼的同时,还能提高增进同学友谊与集体凝聚力。

“最重要的跳绳是简单易行,受场地器材制约条件比较少,可以说是‘一绳在手,健身都有。’尤其是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城区,学校场地器材容易受限,跳绳则可以很好地替代耐久跑等项目,实现运动效果,”马凌说。

一块平地、一根跳绳便能开展多类素质练习,这让中小学老师对这项运动青眼有加。北京朝阳外国语学校来广营校区小学部一名体育教师也表示,北京市区的小学操场大部分都比较小,缺乏让学生通过跑步锻炼心肺功能和耐力的条件。因此,不受场地限制的跳绳便能起到很好的替代作用,提高学生的耐力和心肺功能。

跳绳对于小学阶段儿童的锻炼效果也得到了科研人员的确认。首都体育学院一项针对9~10岁小学生体质健康与人与认知功能影响的实验表明,跳绳在身体机能方面,增强了小学生的心肺功能,在身体素质方面提高了柔韧、协调、耐力、平衡等身体素质。同时12周的花样跳绳运动对小学生复杂的认知处理速度、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值、学习新联系能力、短时记忆力和注意力都产生非常显著的效果。

北京体育大学的一项研究也表明,对比常规体育课,经过为期12周的跳绳练习干预的学生在灵敏素质的指标十字象限跳、反复横跨、T实验、六边形跳以及4×10米折返跑成绩显著提升,灵敏素质与耐力素质明显提升。同时在提升课堂整体运动负荷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对学生的锻炼刺激更强烈,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心肺功能水平的提升。

虽然跳绳能够提高练习者的协调性,但也有小学体育老师表示,相比其他田径项目,跳绳也对人的身体协调性有更高要求。跳绳既要双腿同时起跳落地,又要与上肢手臂摇绳高效配合。只有掌握恰当的起跳节奏和频度,才能提高跳绳的效率。部分身体协调性较差的学生,尤其是发育较晚的低年级男生学起来会慢一些。记者在实地探访跳绳培训机构时也发现,上课的大部分也都是男生。

升学利器

跳绳之所以被家长和培训机构趋之若鹜,不单单是因为部分孩子上手慢以及这一项目在中小学体育考察中的地位提升,更是由于体育成绩与各项评奖评优、升学之间的“硬挂钩”日渐增多。“考试指挥棒”和“加分诱惑”,让跳绳成为了中小学体育项目中的“香饽饽”。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就规定,根据学生学年总分评定等级,认定90分及以上为优秀,80~89.9分为良好。学生测试成绩评定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评优与评奖;成绩达到优秀者,方可获体育奖学分。前述小学体育教师也告诉记者,小学在评选三好学生、好儿童等荣誉称号时,也会将体育成绩作为硬性条件之一。

事实上,北京市各种评先评优对于学生体育成绩的要求相较于国家标准更加严格,这一点在北京市相关政策文件中得到印证。根据《北京市中小学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班集体评选办法》,体育课成绩优良并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等级,即90分以上,方可参评北京市市级三好学生。而优秀学生干部则更是需要满足市级三好学生条件的基础上,优中选优。而在很多奥数竞赛被取消的情况下,三好学生就成了如今北京一些优质初中挑选生源的重要指标。

上海、天津、青岛等地区对于跳绳的重视也并不亚于北京。2019年4月,上海市教委发布的《上海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实施方案》规定,从 2019年6月1日起,4分钟跳绳、乒乓球、网球、武术等成为下一届初三毕业生的可选项目,而跳绳在其中分量最重,与跑步、游泳并列为第一类项目,在中考体育30分中占6分。天津同样将跳绳纳入了中考体育选考科目。在家长眼中,相对于其他的选考项目,跳绳通过冲刺练习更容易获得满分。青岛则更是早在1993年就把体育纳入中考,分值为30分。到了2012年和2020年,这一分值先后被提高到45分、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