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待能源问题更需系统思维

2020-10-29 08:03:59 作者: 看待能源问题

氢能目前看来,尚存很大不确定性。广东省想去引领,但也看到,省一级政府并没有制定更具体的措施与规划,只有广州、佛山等市政府有明确发文。

发展氢能,一定要回答“氢能在整个能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问题,就是说,氢能到底有多大需求?目前的产业是燃料汽车,但已经错过了最好机遇期,大批电动汽车都换完上路了,很难再去用氢了。看以后还能不能有更新的产业催生出来才行。

记者:政府争取2025年前海上风电项目实现平价上网,这也是业内较为认同的一个时间节点,但前提是,地方政府得续上中央财政的补贴。您认为,广东省的补贴能续上吗?

蔡国田:补贴到底能不能最终成行,暂时还不好判断。尤其是现在受疫情影响,GDP增长没那么快了,政府从全社会角度考虑问题,首要解决最重要最棘手的,比如就业等民生问题。短期内能不能顾得上海上风电呢?不过新能源的政策,变得很快。可能到了明年底中央补贴截止时,经济复苏情况良好,政府钱袋子鼓起来,能更好地考虑出台补贴。

做好战略规划研究,需破数据困局

记者:《行动计划》工作目标提出扩大产业规模:到2025年,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约10250万千瓦。这一装机容量相对于2019年底翻了一倍。如何看待这一数据变化?

蔡国田:数据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是这个新能源装机概念很广,包含了气电、核电,不仅仅只是风电、光伏、生物质这些;二是未来五年内,煤电机组基本就不会批复新建了,又要淘汰很大一批机组,所以增加了这么大规模。

记者:研究机构做规划、报告时,目标数据一般是如何得出的?蔡国田:数据的推导,最重要的就是对比。有纵向对比,从自己过去的数据里找未来;有横向对比,从别人的数据里找自己。所以规划出来的任何一个数,都是有理有据的,每一个数背后,是成千上万的数计算出来的。

我也做过很多规划,发现一个问题,数据不齐全。现在是宏观数据比较完备,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相对完整;到省里不是缺这就是缺那,到市里缺得更多,区县里干脆就熄火了。我参与了不少广州市的能源规划,最多做做全市的、分产业的,到区县一级就没法做了。一旦缺了一两个数,就没有连续性了,规律就可能找不着。要破数据的困局,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有了数据,科研机构才能出具更科学严谨、更高质量的成果,更好地帮助到企业和社会,成就双赢。

原标题:看待能源问题更需系统思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北极星电力新闻网,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