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确认将来体育课必留作业!作业可能是这样的

2020-09-23 11:57:42 作者: 官方确认将来

为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不单是北京,不少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专门发文,引导学生暑期做好体育锻炼,还有的地方推行暑期体育作业制度,鼓励督促学生每天进行适量的体育运动。

太原市新建路小学给孩子们布置的是“亲子健身”作业。10岁的王雪冰去年暑假报了英语、小提琴等不少室内培训班。今年暑假,她将更多时间用于户外,不仅每天主动运动,还将视频发到班级群中,与大家分享“亲子健身”的快乐。

新建路小学校长冯荷霞说:“今年情况特殊,学校减少了书面作业,为不同发育阶段的学生设置了不同类型的体育作业,这有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学校减少书面作业当然好啦!

就怕放学之后……

资料图:场地难题同样棘手。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

案例四

早在去年暑假,张家口市教育局就已下发《关于做好中小学生暑假体育锻炼的通知》,要求各县区教育局和学校将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作为暑假作业的重点要求,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特色和学生实际,分年级制定学生暑假体育锻炼计划,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具体操作上,县区教育局和学校要向每位学生发放《暑假体育锻炼记录表》,要求每位学生记录好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内容和数量,由家长反馈意见和建议并签字,开学后上交学校。

通知要求,暑假期间各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面向学生分时段开放体育场馆设施,制定假期学生体育活动安全工作方案,做好活动场地、设施、器材的安全检查工作,有条件的学校可安排值班教师对学生体育锻炼进行技术指导和安全教育,减少学生的运动伤害,并避免体育活动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体育运动时也别太放飞自我

谨记“安全第一条!”

资料图:学生在操场戴口罩上体育课。 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其实上面举的这些例子,大多是学校在假期对学生体育锻炼的督促行为,或许和真正的“体育作业”还有一定的区别。不过万变不离其宗,特别是如今,学生在文化课上往往面临着不小压力,如果在众多家庭作业之中,穿插安排一些体育作业,反倒能成为劳逸结合、调剂身心状态的不错举措。

但好的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也还需要一定的测试、打磨和调整。比如时间分配、场地安排、是否需要旁人协助,而最重要的两点,是前文所说的学生的运动安全,以及能否做到科学安排、并落到实处。

资料图:呼和浩特市太平庄村的太平庄小学学生在操场踢球。 中新社记者 刘文华 摄

像安排文化学习一样布置体育作业绝非易事。一位家长去年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曾提到,每到放假,学校会留体育作业,其中一项便是跳绳。这本是督促孩子锻炼身体的好事,但却让家长犯了愁,因为学校要求孩子每天拍视频上传并记录数据,自己上班没时间管,孩子每天要上课外班也时间不充裕,最终还是求助于课外辅导机构。

这只是可能会出现的众多问题之一。现阶段,体育作业从无到有,从稀缺到普及,从陌生到熟悉,还处在不断铺开的过程里,无论师生、家长,以及各相关部门和机构,都需要逐渐适应,将不习惯转变成习惯,最终达成提升中国孩子们身体素质的目标。

5月11日,山西省太原市育英中学,返校复课的高一年级学生在操场上体育课。当日,山西省初中、高中(含中职)迎来非毕业年级学生返校复课。 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说一千道一万,运动能够强身健体,勤锻炼从来不是一件坏事。如果能通过体育作业使体育和文化课形成良性互动,让孩子们在读好书的同时又能拥有强壮体魄,这项作业就算再多花点功夫,也值了。(记者 王思硕)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