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何只用一群少年擒拿鳌拜而未惊动大内高手?鳌拜:不讲武德

2020-12-03 16:52:05 作者: 康熙为何只用

康熙七年冬,原钦天监官员,比利时著名传教士 南怀仁 上疏朝廷,弹劾钦天监监正杨光先所编纂的《康熙八年七政民历》里面的内容错误重重。

杨光先原本只是新安卫官生,对天文、历法仅仅只知道一点皮毛知识。杨光先能力不咋地,但是却非常排外,特别是对西方人,他非常妒恨西方传教士 汤若望 因深受顺治帝的信任而获得自己梦寐以求的钦天监监正职位,当时曾经屡次向朝廷上疏攻击汤若望传教是邪说惑众,并骇人听闻的向皇帝说改革旧历法是属于僭谋造反(当时的顺治帝因为汤若望重制《时宪历》而废止了原有的《大统历》和《回回历》),杨光先的耸人听闻,引起顺治帝的厌恶,因此而受到顺治帝的惩处。

康熙三年,杨光先屡教不改,再次抓住机会上疏朝廷,弹劾汤若望,企图借机翻案,并洗掉自己身上的污点。

鳌拜因为汤若望是顺治帝的宠臣,抓住机会,不分青红皂白,罗织罪名,将汤若望和在钦天监任职的外国传教士南怀仁及一些积极学习西学的中国官吏抓进监狱,宣判死刑;同时废止了更先进的《时宪历》,重新使用老旧的《大统历》和《回回历》,并委任杨光先为钦天监监正。

时隔不久,北京城发生大地震,鳌拜以为这是上天对他处罚汤若望的报应,又匆忙将汤若望、南怀仁等人释放,但却不准他们再进钦天监。

杨光先虽然如愿以偿的成为了钦天监监正,但是重新使用老旧的《大统历》和《回回历》,结果使钦天监的天文推算出现许许多多的谬误,最重要的错误就是贻误农时,耽误农业,从而失去了许多朝中大臣的信任,并为此受到弹劾。

康熙帝在看到南怀仁的奏折之后,决定派大学士图海等人亲临钦天监观象台进行实地考察,然后派人询问南怀仁等人的相关意见。

观测与推算的结果,都表明杨光先徒有虚名,计算谬误极多,不应该再在钦天监担任监正一职。

康熙帝决定下令撤去杨光先的监正职务,重新任命南怀仁担任钦天监监正一职,主持钦天监工作。

对此,鳌拜极为无奈,但事实俱在,朝廷中多数文武官员也支持康熙帝的做法,他只能表示不再反对。

后来,康熙帝对鳌拜又经过了几次小试探。

经过几次试探,康熙帝摸清了鳌拜的性格,鳌拜虽然专横狂暴,但却鲁莽愚蠢,缺少心计,只要多用心思,以智取胜,就能将鳌拜除掉。

康熙帝为此秘密网罗了一些心腹亲信。其中皇后亲叔叔、索尼亲儿子索额图就是其中之一。

他从少年时起就在宫中担任侍卫,因对皇帝忠心耿耿,很快就从三等侍卫升至 一等侍卫 ,康熙七年又被授予吏部侍郎。

考虑到鳌拜行伍出身、武艺高强,康熙帝决定秘密组织了一支由内监和八旗贵族子弟组成所谓的“少年武士亲信卫队”,此时索额图了解到了康熙帝的意图,便主动辞去吏部侍郎的职务,仍然担任一等侍卫,效力于康熙帝左右。康熙帝于是利用索额图职务上的便利,命令他每天率领只有十五六岁的

“少年武士亲信卫队” 训练

满州传统的摔跤运动

布库戏 。

康熙帝还故意在鳌拜入宫朝见也不回避,经常与小内监互搏,摆出一副无意于朝政的荒唐模样。这让鳌拜以为康熙帝还年幼,喜欢玩乐、胸无大志;也成功掩饰了自己培养培养亲信的真实目的。

另一方面,康熙帝与反鳌拜阵营主要人物——辅政大臣索尼、吏部右侍郎索额图进行秘密谋划,商量除鳌相关事宜。史料记载,由于鳌拜在宫廷的眼线众多,两人会面经常是打着“奕棋”的幌子。

一切准备都妥当了,康熙八年五月的一天,康熙帝在南书房单独召见鳌拜。鳌拜刚步入书房,“少年卫队”乘其不备,一拥而上,将这位当年驰骋疆场的将军当场擒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