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李白是哪里人?杜甫简单的两句诗,揭开了一代诗仙的身世之谜

2020-12-03 16:09:22 作者: 诗仙李白是哪

“谪仙人”三个字,很有可能就是字面的意思——一个来历高贵、但遭遇了谪贬和不顺的非凡之人。比如流浪异国的王子!不然,为什么传说高力士给他脱靴、唐玄宗给他磨墨?而且,皇上还亲手给他弄汤水、拌饭!

“帝赐食,亲为调羹。”——《新唐书.文艺传》

“御手调羹以饭之。”——李阳冰《草堂集序》

别误会,这可不是因为李白有才!王维、杜甫也有才,皇帝给他们拌饭么?更合理的解释,是因为他身份高贵!众所周知,能有这种国王给拌饭待遇的,比如去外国的大唐御弟。“来呀,快活呀。”又比如来唐朝的异域王子——李白!

李白真实身份是异域王子

搞懂了李白是个异域王子,关于他的很多谜团就都能说通了。

因为他是王子,所以超级有钱,但又资金来历不明。

因为他是王子,所以对家世、来历讳莫如深,他写诗写文章都几乎都不讲家里人的。有人说,“太白诗中绝无思亲之句”。就算不是“绝无”,但也真的很少。

他的爸爸叫“李客”,一听就是个假名。什么叫“客”?外面来的人啊。唐朝人很讲究避讳,可李白写诗从来都不避讳“客”字,这不是更说明是个假名吗。

甚至他的姓氏——李,也可能是为了掩饰身份随意取的,唐朝的国姓是李嘛。

因为他是王子,所以他从来不参加科举考试。

很多人都以为他是太傲娇不愿意去考。其实参加科举考试丢人吗?杜甫可以参加,王维、白居易、韩愈、李商隐都可以参加,李白就不能参加?

真相是:他来自异域,到唐朝去考试做官,那不是他的目标,不是他的使命!

李白真实身份武功高强

如果你还觉得证据不充分,那我们还有几条。比如李白武功很高,射箭精准。在幽州,他“一射两虎穿,转背落双鸢”,明显从小就受到了很优良的武术教育。李白还有一把宝刀,他说:“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对于这把神秘的宝刀,他从没有说过来历。李白还杀过人——“脱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这里所谓的白刃,有可能就是这把宝刀。

他杀人为什么居然不被追究?应该是由于有外交豁免权。李白还有一个“醉草吓蛮书”的故事。番使的国书只有他看得懂,而且写了一封回信,把番使给震住了,从此心服口服,再也不敢冒犯大唐。注意:李白居然会番文,懂多国的语言!他吓住番使的,难道真是他的文采?也许真相是:番使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怕他的王国和大唐联合,势力太强,所以才知难而退。

现在,我们要回答的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李白这个异域的王子,来到东方的大唐,到底是来做什么的?我们只有到他的诗里去寻找答案。“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这里有两个字——从军。李白一辈子都在从军。他曾经跟着永王李璘从军,后来又要跟着大将李光弼从军。

为什么李白加入大唐的部队?

真相就呼之欲出了:他要借兵复国!我不是在胡说八道。请往下看。他千方百计到皇帝唐玄宗身边做事,名义上叫翰林待诏,只是个写稿的枪手。对这个岗位,李白稀罕么?我大胆猜想,他是以此为掩护,寻求唐玄宗的支持,比如——借兵!

来看他的一些诗句:我来逢真人,长跪问宝决。这里很明显了。他问的“真人”,就是皇帝唐玄宗!求的“宝决”,就是军事支持。可惜,唐玄宗正在犹豫的时候,李白的计划被杨贵妃、高力士等人破坏了。他们一定是和李白家乡的敌对势力勾结了,不让唐玄宗帮助中亚的流浪王子。李白失败了,他说自己“点额不成龙”——要不是王子,能说自己是“龙”吗?

可他永不气馁,一直在努力。后来,他跟着永王从军,被抓入狱,真实原因正是敌对势力在迫害他。之后他又要跟李光弼从军,还是为了复国!在李白参军时写的《永王冬巡歌》最后一首里,他吐露了心事:试借君王玉马鞭,指挥戎虏坐琼筵。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

他要借大唐君王的“玉马鞭”,其实就是部队,向西直进,去兴复故国,直到日边。这是一个不屈不挠的王子的心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