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朱棣8万兵马打败建文帝,他是怎么做到的?

2020-12-22 12:51:10 作者: 燕王朱棣8万

这便是建文帝百万大军却仍然被朱棣战而胜之的底子原因。

除此之外,南京朝廷内部躲藏有朱棣的重要盟友,也是朱棣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灵璧之战后,北军一路直趋南京城下,却受阻于长江天险,不得过江。

此刻南京朝廷右军都督府都督佥事陈瑄跳了出来,此人统领江南水师,镇守南京江防,可谓位高权重。

但他却在北军抵达浦口时,自动屈服并献船让北军顺畅渡江。

若非他投靠朱棣,北军底子过不了长江。

还有,朱棣率军决议南下作搏命一击,是得到南京城防空无的重要情报,那么,传出情报的又是谁呢?

这个问题也一向是前史上的疑团,现在干流观念认为是徐达四儿子徐增寿。

当北军攻入金陵金川门时,建文已觉察到徐增寿有问题,随即命人将其招来斩之。

徐增寿为何要站在朱棣一边?

此事已无史料可供探求,但有一点是清晰的,朱棣嫡妻徐皇后乃是徐增寿长姐,有这等联络,徐家支撑朱棣也就不难理解了。

而陈瑄,恰恰是右军都督府左都督徐增寿的直接手下。

这全部标明,朱允炆政府里,有一股潜藏的实力在支撑朱棣。

这股实力是谁?

惋惜靖难时期的史料不是丢掉便是被篡改,现在尚无结论,但从后来朱棣登基后一系列人事调整来看,应是朱元璋没有杀完的开国勋臣集团。

朱允炆承继的是皇祖朱元璋遗志,对开国勋臣集团恐怕也不太友爱,而且朱允炆还有自己一套班底如黄子澄、方孝儒等人,勋臣集团天然难以遭到重用,他们投向朱棣一方,也就不难理解了。

而徐皇后和其弟徐增寿,应是充当了朱棣和勋臣集团之间的联络枢纽。

如此一来,勋臣集团中的重要成员李景隆先在白沟河不可思议败于朱棣、后又翻开金川门迎朱棣入南京城等一系列匪夷所思的行为,也就有了合理解说。

靖难之役,是明史上的重要华章,它不只改变了明朝前史的走向,也改变了我国的前史走向。

这样一场耗时三年且涉及十几个省份的大战,战役过程中已杜绝了简直全部偶然性,终究比拼的仍是两边的毅力与归纳力气。

明成祖略胜一筹,获得了最终的成功,但并不能因而说建文帝一方便是愚笨的,今天咱们看到的许多朱允炆黄子澄黑史料,谁又能确保它们本来便是实在的呢?

不过成王败寇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