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嫔妃生下太子就得死,她因没子嗣活了下来,还活成了北魏慈禧

2020-11-19 12:06:11 作者: 北魏嫔妃生下

幼年孝文帝拓跋宏

“幼而神武,聪睿机悟”的献文帝亲政后,不甘做傀儡,受冯太后及其党羽的掣肘,逐渐以自己的心腹取代冯太后的党羽。冯太后对献文帝的所作所为虽感不满,但隐忍下来,没有立即发难。

皇兴四年(470年),献文帝以“淫乱后宫”的罪名诛杀冯太后的男宠李弈等人,并进一步排斥冯氏党羽。冯太后忍无可忍,逼献文帝禅位。素来喜好道教、佛教,“雅薄时务”的献文帝索性撂挑子,欲禅位给叔父、京兆王拓跋子推。在冯太后和群臣反对下,才传位给太子拓跋宏,自为太上皇帝,时年仅18岁。

冯太后和男宠

献文帝虽禅位,但他与冯太后之间的矛盾不但未消除,反而因权争不断激化。多次冲突后,承明元年(476年)六月,献文帝暴毙。宫廷内外流言四起,都说是冯太后杀了献文帝。

献文帝死后,冯氏称太皇太后,再次临朝听政,控制权柄,直至孝文帝太和十四年(490年)九月病逝为止。

献文帝四、锐意改革、推行汉化

冯太后重新掌权后,北魏的统治依然不容乐观:豪强大族肆无忌惮地兼并土地,官吏贪赃枉法,水旱蝗灾连年不断,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冯太后力主改革,以拯救统治危机,其中就有我们倒背如流的均田制(485年下诏推行)、三长制、新租调制(486年下诏推行)、俸禄制(485年下诏推行)等。

除上述改制措施外,冯太后还效法汉魏晋时期的汉族政权统治者,尊崇孔子,重视儒教。她下诏祭祀孔庙,封孔子后裔为崇圣大夫;在地方设立乡学,每郡学校置博士、助教,招纳学生入学受业。她还下诏废止了鲜卑族的若干原始巫术,严禁鲜卑同姓通婚的婚俗等。这都可视为孝文帝后来推行更为彻底的汉化改革的先声。

孔庙文史君说

在艰难的环境中,冯太后不甘沉沦,充分利用命运之神对她的眷顾,抓住一次次难得的机遇,最终实现了由宫婢到皇后的华丽逆袭。她以女主临朝,为巩固自身地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势必会对可能危及其地位、权力的人实行严厉惩处,直至诛戮。即便贵为皇帝的献文帝、孝文帝,亦概莫能外。“退而不肯休”的献文帝或被她阴谋弑杀,孝文帝也多次遭到她的呵斥、杖责。

但冯太后用人颇具眼光,她器重有见识、有才干的李冲,以殊礼待“儒老学业”的游明根、高闾等人。每当改革遇到阻力时,她挺身而出,坚定不移地将改革继续向前推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冯太后不愧是北魏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杰出人物。或因此原因,她去世后,孝文帝亲政,并没有对她进行政治清算,而是沿着冯太后的足迹,继续深入改革,推动拓跋鲜卑的彻底汉化进程。尽管前述改制措施,在后世大都被冠于北魏孝文帝名下,但这无法遮蔽,甚至是抹杀冯太后的历史贡献。参考文献

(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五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作者:浩然文史·郛生)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