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科洛夫:怀着对美的永恒追求

2020-11-16 00:01:53 作者: 索科洛夫:怀

我很担心不被选中,就把这种想法告诉了扎伊采老师。他说:“别担心了,导师已经看过你的作品,非常想要你。”

索科洛夫作品

我欣喜不已,我想这是神化身成老师来关爱我们,而约甘松是最重要的,正是他最终激励我成为一名艺术家。我很推崇他的绘画,我认为他是那个时代最好的画家。有人会反对我的观点,这不重要,持不同观点的人永远存在。

约甘松继承了契斯恰科夫教学体系,这一体系以表现造型深度的素描为基础,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俄罗斯艺术家:列宾、苏里科夫、谢洛大、阿尔希波夫、里亚布什金…

索科洛夫作品

约甘松曾以小说比喻绘画,他说:“在小说中作家讲述主人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而在绘画中只有一瞬间,但这一瞬间却应该令人感受到所有。”

他认为,只有不断全面提高个人的职业素养方可成功。约甘松同时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两地任职与他的每次交谈都受益匪浅,一个小时堪比一年。

索科洛夫作品

约甘松工作室有两位第一助手,油画和造型课是著名教育家扎伊采夫,素描课是贝尔施泰因。我暗自下定决心,要把一生献给艺术。

那时我们沉醉于艺术,在快乐中创作,梦想着成为一名大艺术家,却浑然不知全苏联人民即将接受最严峻的考验,投入到与德国法西斯的伟大的卫国战争中,誓死捍卫祖国。

1940年学院举办了一次纪念苏芬战争美术作品竞赛,我的作品《苏军强渡谢斯特拉河》获得了一等奖,这令我信心倍增。突然,战争爆发了。许多师生怀着必胜的信心,志愿奔赴前线,去拯救我们的祖国。

我则被派到北方守卫边防。战争期间,艺术研究院先后转移到了乌兹别克的撒马尔罕市和莫斯科北郊的扎戈尔斯克市(现在的谢尔吉耶夫镇),复员后我就到这两个地方继续学习。

索科洛夫作品

扎戈尔斯克市保留着对圣人谢尔吉·拉多涅日斯基和德米特里顿斯科伊的回忆,在那里我感受到了古罗斯和它的自然之美,此后我一直迷恋于教堂的金色圆顶和它那清越的钟声。

老师们建议我的毕业作品以被围困的列宁格勒为题,我却感到这不是我想表达的东西,我想描写古罗斯我们多灾多难的俄罗斯。

索科洛夫作品

我专程来到诺夫哥罗德市那里战争的痕迹尚未褪去,伤痕累累的土地,断壁残垣的教堂、城市和乡镇,一切都令人目不忍睹。

那时我突然顿悟:绘画就应该描绘真实,而只有怀着对祖国、人民和俄罗斯土地诚挚的爱才能找到这种真实。

索科洛夫作品

1951-1954年任俄罗斯美术家协会列宁格勒美术家协会主席

1954年《春天四月》被俄罗斯国家博物馆收藏。

1957年为斯摩托棱斯克市美术馆创作油画《行军中的篝火》

1957-1960年任列宾美术、雕塑、建筑学院绘画和构图教研室副教授。任列宾格勒美术家协会主席

1960年任列宾美术、雕塑、建筑学院绘画和构图教研室代教授

1961年获苏联国家奖

1965年获“俄罗斯功勋艺术家”称号

1967年为莫斯科国家革命博物馆创作油画《去战斗》

1968年任列宾美术、雕塑、建筑学院绘画和构图教研室教授

1971年为俄罗斯文化部创作油画《春天是所有人的春天》。获“纪念列宁诞辰100周年”奖章

1975年获“纪念伟大的卫国战争30周年”奖章

1982年领导列宾美术、雕塑、建筑学院架上绘画个人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