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禅让戏”演完,吴蜀立马上演“自立戏”,结果刘备成了正统

2020-11-09 20:08:18 作者: 曹丕“禅让戏

汉献帝碍于生命威胁,不得不将皇权拱手相让。曹丕听说刘协愿意让位以后,没有任何演出经验的他还以为可以就此杀青了,大喜过望,想要顺理成章地接过皇位。然而,编剧司马懿却站了出来,告诉曹丕说现在还不到时候,虽然,汉献帝的诏书送到了家门口,但作为总导演的魏王必须“上表谦天位,以绝天下之谤”。

瞧瞧,要不怎么说编剧往往是全剧组最有才华的那个呢?只有编剧将剧本剖析得最透彻,明白若此时收手必将让天下有“谤”。任何政治行为,都得考虑到背后的舆情工作。如果不进行一番推让,天下人难免会嚼舌头。一语惊醒梦中人,曹丕连忙按照司马懿所说,上书称自己的德行不够,怎能接过王朝正统呢?所以还是“别求大贤,以嗣天位”。

男主演汉献帝只想早点结束这出闹剧,所以,再次相让。司马懿的点拨被曹丕记在心里,所以他这次仍不肯轻易地接受近在咫尺的皇权,而是找来谋士贾诩进行商议。贾诩这位场务兼服化道正愁自己在这出大戏中没有戏份,连忙为演员们打造了一个崭新的舞台。

贾诩将所有暗箱操作的内容全都放在台面上:在一场声势浩大的禅让仪式中,汉献帝刘协捧着自己的传国之宝交到曹丕手上,两人像是过年塞红包一样你推我让,最后,曹丕摆出一副“你们也看到了,这江山社稷是他非要塞到我手里”的嘴脸,心安理得地坐上了龙椅。

到了这,这出大戏终于杀青了。尤其是最后一折禅让大典,大受北方观众好评。除了南方的观众是汉献帝的“真爱粉”,情绪有些反动之外,这部戏大获成功。

然而,曹丕在这一折戏里的表现还是不太成熟,或许是因为曹丕是历史上首个成功导演了禅让大戏的导演,所以,才会暴露出轻浮暴躁等缺陷。若不是司马懿、贾诩等工作人员及时站出来为导演提供帮助,恐怕曹丕会成为下一个王莽,落人话柄。

司马懿和贾诩一个是编剧,一个是场务,两人都没有走到台前,所以,他们干的活相当干净。虽然偶尔会出场客串一下龙套,可这两人的登场都在关键时刻,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不过,两人在这出大戏里暴露了极其高明的“禅让学”功力,这一点亦将他们推上了风口浪尖。

如果曹操是总导演,他一定会怀疑司马懿和贾诩有朝一日会不会上位为导演,夺取自己的江山社稷。对于受主公猜忌这一点,司马懿和贾诩亦心知肚明,所以贾诩选择退出政坛,功成身退;司马懿则激流勇进,与曹氏家族的政治利益牢牢地绑在一起,并靠多年积累的经验帮助子孙打下家底。

其实,从本质上来说,司马懿父子才是最成功的“禅让学”专家。可以说,以魏代汉和以晋代魏的两出戏码,都是这两代人主导的。相比于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曹丕这小子还是嫩了点。曹丕在成为皇帝后,像炫耀一样对文武群臣说出那句“舜禹之事,朕知之矣”时,已经暴露了他贼人之贼的本质。

继尧舜禹之后的禅让,大多是篡夺皇权的把戏,所谓“禅让”不过是幌子罢了,这一点,天下人心知肚明。所以,“舜禹之事”可做不可说,谁说出来便会显得没素质,曹丕的稚嫩在此处展现无遗。

除此之外,曹丕远没有他老爹的眼界和手腕,这事要是发生在曹操身上,在“禅让”过后早就将司马懿、贾诩这两位“禅让学”专家消失了,怎会留下这两个厚黑的家伙?历史证明,曹丕的错误极其严重,对司马懿的疏忽亦使曹魏江山被司马氏篡夺。

在这出“禅让戏”成功上映后,蜀汉地区亦上演了一出跟风的“自立戏”。汉献帝刘协主动让位,这是人尽皆知的事。作为既得利益者,曹丕自然不会为难男主角刘协。

然而,蜀汉地区同样有一套成熟的剧组班子,在总导演诸葛亮、男主角刘备等人的张罗下,一出关于“自立”的戏码被导演出来。

在这出戏里,刘备高明地指出曹魏篡汉的本质,并将活得好好的废帝刘协硬生生地编死了。

由于删除了汉献帝的戏份,所以,男主演刘备就成了唯一的“汉室正统”,有了继承大汉正统称帝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