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袁绍战败但还没到伤筋动骨的地步,军事上曹操仍处于劣势

2020-11-04 11:14:59 作者: 官渡之战袁绍

在这种情况下,袁绍北渡黄河,在黎阳北岸,吸纳败兵,袁军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集结,正是如此,在官渡之战后,双方还爆发了仓亭之战,此战之后袁绍才北撤的,并且还平息了内部的叛乱。

即便如此,曹操在袁绍死后,对于北方袁氏在军事上仍然不具备绝对优势的。

《三国志.钟繇传》而袁尚所置河东太守郭援到河东,众甚盛。诸将议欲释之去。

《三国志.荀彧传》六年,太祖就谷东平之安民,粮少,不足与河北相支,欲因绍新破,以其间击讨刘表。

在官渡之战后,在河东之地,袁氏集团仍然拥有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而这是袁绍时候,曹操和袁绍两个儿子争天下的时候,也就是说在袁氏集团除了具备在正面战场和曹操对抗的能力,同时也在河东关中一线开辟第二战场的能力。

要不是当时钟繇说服了马腾等人,钟繇自己能指挥动的部队,是不足以和袁军相抗的,袁氏集团仍然是强势的。

再者哪怕是官渡之战后,曹操所谓大胜,但是依然没有解决粮草不足的困境,同时因为曹操的地盘处于四战之地,但凡袁绍不死,袁氏集团内部没有分裂的话,联合一下南方的刘表和江东孙氏,那么结果就未可知了。

《三国志.荀攸传》群下多以为表强,宜先平之,谭、尚不足忧也。攸曰:天下方有事,而刘表坐保江、汉之间,其无四方志可知矣。袁氏据四州之地,带甲十万,绍以宽厚得众,借使二子和睦以守其成业,则天下之难未息也。

这是曹操在制定是先打袁氏还是先打刘表时,荀攸的观点,他当时就说了,已经内乱的袁氏集团,仍然“带甲十万”,只要袁绍的几个儿子能够和平共处,一同对付曹操,那么曹操的压力就大了。

总的来说就是,官渡之战,袁绍的确战败了,也折损了多余曹操集团的兵力,但是袁氏集团的势力依然是最强的,经历过失败的袁氏集团仍然具备军事优势,只是说袁绍死后遇到内乱,曹操不攻而袁氏自败而已。

参考资料《三国志.武帝纪》《后汉书.袁绍传》《三国志.国渊传》《三国志.王基传》《三国志.荀彧传》《三国志.张郃传》《三国志.钟繇传》《三国志.荀攸传》《献帝起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