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龄有“虚岁”“周岁”之分,聊聊中国古代有哪些官方计龄方式?

2020-10-30 18:32:40 作者: 年龄有“虚岁

而随着三国魏晋时期,北方战乱频发,而五胡乱华更是将整个中原破坏得支离破碎,而南方在这百年期间并没有经历太多的战乱,朝代更替也主要是以权臣篡位为主,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夺位战争。因此在秦汉之后,各朝政府选择在正月造籍,与江南经济地位的上升有着必然的联系。

除上述原因之外,秦汉之后朝代选在正月造籍的原因,是赋税政策的转变。秦汉时期赋税制度并不完善,主要计税方式还是基于每家每户的壮丁人口,按月进行赋税缴纳。魏晋之后赋税征调制的出现,绢帛粟米等实物赋税都是在政府规定的特定时间缴纳,所以没有必要一定要在收获季时进行造籍,只需在缴纳赋税的特定时间前确认户籍即可。

此外,秦汉之后,户籍功能也发生转变,秦汉时期户籍作为赋税依据,必须一年一造,但随着赋税制度的健全,魏晋时便出现了户籍三年一造的情形,而户籍的作用已经从赋税依据转变成了基础台账,专用的账本的出现,税吏在征收赋税时不必确认所属地的准确户籍。

在历法尚未出现的年代,中国人利用自然景观以及农作物的成熟期来判断年份的更迭,而在重要的时间节点,比如十月份,恰逢黄河流域地区的收获时节,旧的农业生产周期结束,新的农业生产时期即将到来,于是人们将这个时间节点设为一年之始。

而在周处所著《风土记》一文中,提到了"正元日,俗人拜寿,上五辛盘,松柏颂,椒花酒,五熏炼形"。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自魏晋时起,正元日的概念就已经出现,传统节日的核心内容无非就是祭祀先祖,饮酒作乐等。

但是在《李膺家录》一文中,提到了在庆祝正月时,年轻人要在老人之前饮酒,这显然不符合传统文化中对老者的尊敬。

那么在魏晋时期,正元日饮酒为何要以年少者为先,此处不妨猜测下,在西晋时,民间采用"岁首增年"的计龄方式,年轻人意味着年龄增长了一岁,而老人为了表达对少年人增长一岁的庆祝,甘愿后饮。不过无论是先饮还是后饮,足以证明魏晋时期,民间已经开始用"岁首增年"的方式来计算年龄。

随着历法的不断完善,古人农时对节气及自然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在此基础上,民间的计龄方式也从单一的按收获时分作为节点计龄转至正月计龄,计龄方式的演变也蕴含着古时百姓的大智慧。

在传统民俗的基础上,唐代官方推出了"手实申报"的计龄方式,也就是在每年正月,百姓可以向当地政府自己申报年龄,而非等到造籍日时申报。这种方式可以说是使官方计龄方式和民间计龄方式达到统一。

经过上文相关的介绍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古人计龄,并不存在"周岁"计龄的方式。顾炎武所提出的"岁末增年"也只是纸面上的理论罢了。虽然并没有周岁计龄的概念,但是古人的年龄分官方年龄和民间年龄两种,而我们在讨论某位知名古人的年龄时,多少都按史书以及当地县志中的官方年龄来作为参考,默认将官方年龄和民间年龄视为一致。

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民间和官方所使用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计龄方式,难免会有人民瞒报自身年龄以及官员舞弊的现象。随着生产力以及天文历法的发展,百姓对自然规律的掌控程度愈加成熟,节气的出现为农业提供准确时间阶段,这也使得计龄方式相较于先秦时期有了极大的改变。

同时随着经济中心的南移,江南地区的稻谷一年三熟的特殊情况,也使得计龄方式由原本的收获季为节点计龄转为年初正月计龄,标志着中国人"虚岁"这个概念的出现。

到了唐代,官方计龄模式与民间计龄模式渐渐走向一致,赋税制度的健全使得基层官员不再依靠每年一次的户籍普查来确定税款,百姓可以通过手实申报的方式在正月申报自己的年龄,官员则在每三年一次的造籍期间对这些年龄申报进行处理,整理户籍,从而成功改变了之前官府计龄方法比民间计龄方法慢一拍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