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吃边喝边理政,宋代官宴真正彰显帝王权术与智慧

2020-10-30 00:01:53 作者: 边吃边喝边理

5、紧跟大宋没落的官宴衰落

当不堪一击的宋末来临,对外无力还击、对内腐化不堪,官宴这样的极具政治色彩的礼乐制度不再能够享有有利的客观环境和各类基础,随着大宋政权彻底覆灭,官宴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宋徽宗二、不同的官宴制度无形中推动了不同的阶层理念发展

之所以将大宋官宴称之为君臣民融合的最好方式,是因为官宴具有不同的形式且参与人员也有所不同,且在不同形式官宴中,对于参与人员的礼制要求也是相当严格的,无形之中有效地规避了君臣民都能够很好地去遵守这些礼制,由此,大宋核心价值观才能完美地贯彻、实施下去。

官宴的核心部分便是不同的官宴名目,这也是官宴制度的形式和发展方向,分为:国家大宴、君臣共宴、君民共宴三个不同级别。在国家大宴上,帝王会向神灵祈福以及在每年的重大节日中进行庆祝;君臣共宴上,君臣会在宴会上和睦相处,当然,千万别小看这种程度的和睦相处,其中的政治之道也是相当深奥的;君民共宴上,虽无法真正做到君王与平民共列一宴也能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帝王与民共生息的统治理念。

当然,不同的官宴形式都有着很多需要参与人员遵守的礼制,这些礼制不光是对于参宴人员的约束,而是在无形之中让上下尊卑以及各类统治者推行的理念被臣民认可,如此一来,帝王才会实现安稳的统治局面。

官宴三、让君臣民放松更严于律己的宋代官宴制度才会帮助帝王建立有效的心理震慑与行为约束

在针对于宋代官宴的礼仪约束中,一直都设有专门的人员执行礼仪约束与检举制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簪花制度以及失仪弹劾制度。千万别小瞧这些礼仪约束的作用,看起来只是以娱乐为主的官宴实则真正在用让臣民易于接受的方式来建立起对于集权统治的敬畏与约束,由此,帝王就可以轻易实现理想的统治状态。

簪花在大宋十分盛行,而并不属于大宋独创的簪花礼仪却因被用在大宋官宴上使得礼仪地位提高,且在大宋官宴之上,被赐簪花成为了一种荣耀也就进一步引领了社会普遍的簪花风尚。

而对于官宴失仪弹劾这项制度,无论是“驱驰就席”、“踰越班次”、“拜起失节”、“喧哗过度”等等违反礼制的行为出现,只要在经过宴前告知仍有失礼节都会受到相应的惩戒。而这些礼制的约束存在,无形中才真正加强了臣民对于帝王的敬畏,才会水到渠成地对集权臣服。

结语

在很多后人对于军事羸弱的大宋却能在中国历史享有超然地位感到无比困惑之时,不妨好好了解大宋官宴下的统治智慧。要知道,就是因为大宋统治者成功地实现了内部统治铁板一块才有了大宋在濒临危机之中依旧可以繁荣屹立三百多年不倒的局势,而这样的局势形成与大宋统治者大力推行官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真可谓“边吃边喝边理政”下四两拨千斤的帝王统治智慧。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参考文献:

· 《宋代官方宴饮制度》

· 《宋代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