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为什么能实现统一天下?4大因素都比其他六国强

2020-10-25 13:41:26 作者: 秦国为什么能

第三阶段:秦统六国

公元前262年,为争夺韩上党,爆发了战国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秦、赵长平之战。战争开始,由于赵将廉颇采取坚守战略,筑垒不出,秦军三年不得进。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的反间计,用夸夸其谈的书生括代替老将廉颇为将。赵括一到前线,便改变战略,大举出击。秦将白起趁机运用迂回战术,正面佯攻,从两翼包抄赵军,切断赵军的粮道和后路。赵军被秦军围困达46天,粮尽箭绝。赵括无奈,亲率精锐突围,被秦军射死。赵军失去主将,全军40万人降秦。白起为绝后患,竟然把他们全部活埋。赵国精壮损失殆尽,从此一蹶不振。

长平战后,秦在东方六国已无对手,战争也转入由秦统六国的最后阶段。此时,经过多年对诸侯的蚕食,秦疆域已近天下之半,经济军事实力也远在六国之上。又值雄才大略的秦始皇——秦王嬴政在位。嬴政亲后,从公元前230年起,大举对六国用兵,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先后灭掉韩、赵、燕、楚、齐,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神州大地出现了空前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秦王朝。

由秦实现统一的历史原因。

秦国最终“一天下,成帝业”,不是偶然的。虽然具体原因可从多方面分析,但从宏观上来认识,应该说,这正是秦国社会改革全面、彻底,在深度和广度上超出六国,在各方面走在六国前面的必然结果。

一、在经济上,兼并战争最需要的莫过于粮食。

六国虽为此而普遍重农,但围绕重农的改革,远不如秦国来得全面和坚决。秦为发展农业采取了六大改革措施,如此周全的改革措施使秦国农业劳动结构日趋合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水平更加适应,秦民更加安心务农,努力增产。因此,秦国农业直线上升,劳动队伍异常稳定,为兼并战争提供了充足的粮草和兵源。而六国的重农措施与秦相比,顾此失彼,尤其在重农抑商上没拿出系统办法。这样,耕战基础就没有秦雄厚,在实力对比上自然输秦一筹。

二、在政治上,实现统一最需要的是强有力的集权。

六国改革虽都作了这方面的努力,但在很多环节上薄弱。秦则通过改革,在政权建设上显示了集权程度高、吏治清明、富于人才优势三大特点,为秦并天下提供了六国所不完全具备的保证。

秦自商鞅变法起,在全国推行了县制和什伍连坐法,建立了比较完备的中央集权体制。这种体制不仅容易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而且对兼并来的土地和人民不致于得而复失。

同时,秦通过“有军功者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的新法,较为彻底地废除了贵族无功受禄的特权,并按照“劳大者其禄厚,功多者其爵尊”的原则,选拔官吏,分配财产。此后,秦国由贵族政治一变而为官僚政治。在推行官僚政治时,秦国特别注意贯彻“以法择人”的法治精神,通常采用的各种选官办法,如“保举制”、“军功授爵制”、“吏进制”、“通法为吏制”,都有严格的法律制度规定,很难营私舞弊。秦国的官僚选拔与管理制度较东方六国完整而严厉,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秦国吏治的清明。新的官僚体制和清明的吏治,加强了秦中央集权的力量,给秦带来了安定而有生气的政局,便于全力以赴对外开拓。

与秦相比,六国政治多所逊色:

一来打击旧贵族不彻底,较多地保留了宗法分封制,国中无功受禄者多,保守势力时时猖獗;

二来中央集权体制不够完备,法制不够严密,兼并来的土地不能“坚凝之”;

三来官僚选拔和管理体制不完善,不能从制度上为吏治清明提供保障;

四来政权的开放没有连续性,对土人没有长久的吸引力。

所以,集权力量从总的方面看比秦薄弱。譬如楚国,自吴起变法夭折后,大权长期握于昭、屈、景三大贵族之手,集权力量如此薄弱,与秦较量,失败是必然的。